土鄉“花兒”豔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土族之鄉。高高的山峰插入藍天,茫茫雲海通向天涯,好一幅神奇、絢麗的山水畫。
一踏進土鄉的山間小路,隨時可以聽到銀鈴般的歌聲,你馬上會被吸引住。不會唱歌的人,那就得放規矩點兒。
那些拔草的婦女們不是好惹的,不管你是生人、熟人,隻要一走到她們跟前,她們就放開嗓子向你挑戰,那優美動聽的歌聲隨風飄蕩:大路上過來的光棍漢,手拿了五尺的鞭杆。我疼你天熱擦把汗,你給我送一個少年。
土族是好歌的民族,各地有各地的“花兒會”,最大的是六月六的五峰寺“花兒會”和六月十二日的“丹麻賽馬會”。會期一到,人們扶老攜幼向會場趕來,真是人山人海。
土族婦女們穿上自製的彩袖衫和長盤襖,腰裏束著紅綠綢帶,成群結隊地逛會。還有漢、藏、回等民族的歌手爭強鬥勝。山坡上,樹林裏,你唱我對,我問你答,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整個會場成了歌的海洋,甜潤著每個遊客。
人們給唱得好的“歌把式”贈送禮物。那滿身搭上紅的,被人們視為唱歌對手的,幾十個婦女就圍著他,硬要和他對歌,於是歡聲笑語充滿山林,充滿會場。
這時,有個40多歲的老漢撥開人群,大聲叫道:“小夥子,你不要驕傲,花兒,漫山遍野,敢和老漢比一比嗎?”大家一看,知道是“花兒”的老把式來了,頓時掌聲四起。老漢又說:“要是你輸了,你把搭的紅都取下來歸我;要是我輸了,哈哈,把這一袋子蘋果送給你。”小夥子聽老漢這麼一說,有點兒猶豫不決。但他也不想在眾人麵前丟臉,挺了挺胸脯說:“好吧,領教了。”
人們奔走相告,從四麵八方像潮水般湧來,把一個小山坡圍得水泄不通。
這一老一少唱開了:大紅桌子插鬆柏,桌子是誰油(下)的?你唱的“少年”我明白,“少年”是誰留下的?西天取經是唐僧,白龍馬馱經著哩,留下“少年”的孫悟空,給百姓寬心看哩。
這樣,你問我答,比了一天,不見輸贏。第二天,機靈的小夥子抓住老漢的弱點,不唱當年唱現在,這下,老漢可就慌了。他見識不多,難以對答,一唱一比,他輸了,馱來賣的一袋子蘋果白送給小夥子。老把式不失本色,蹺起大拇指誇獎道:“真是後生可畏!後生可畏!我回去好好學,明年的今天再會!”說罷,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你聽了這段故事後,你的心中產生了怎樣的聯想?朋友,如果你有機會到土鄉來一趟,六月六的五峰寺花兒會和丹麻賽馬會,將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你感到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裏的人民不僅善良,而且擅長唱歌。那豪邁奔放的土族民歌,在山窪窪裏飄蕩。
揚州醬菜
我的家鄉在揚州,那裏不僅景色秀麗,而且有許多可口的風味小吃,其中最令我喜愛的要數揚州醬菜了。
說起揚州醬菜,還有一個傳說呢。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揚州官府為他準備了山珍海味,滿以為會贏得皇帝的歡心,誰知皇帝對此毫無興趣,卻指名要吃揚州醬菜。由於皇帝的厚愛,揚州醬菜就名揚天下了。
揚州醬菜選料講究,製作精巧,口味齊全,品種繁多,有“乳黃瓜”、“薑絲”、“寶塔菜”、“螺絲菜”、“什錦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