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益的激情與凝重(1 / 3)

陳益的激情與凝重

散文隨筆

作者:巴一

激情是創造的火焰,激情是成就大業的催化劑,激情又是一個男人的性格特征。而凝重則是氣度非凡的表現,是成就事業的根本。

陳益從部隊轉業後,被分到了公安係統,並成為一名著名作家。可以這麼說,陳益的青春年華、聰明才智都獻給了他所從事的公安工作。用“智勇雙全”四個字概括這名激情的漢子,是最準確的表達。

四川渠縣是陳益的老家。十七歲走進軍營,從部隊考進軍校,實現了他青春的夢想。憑著他的博學多識,在湖北襄樊做哲學講師;憑著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在《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等全國知名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等數十篇,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中鴻儒”。三十七歲時,他轉業到重慶市公安局,盡職盡業地做好一個人民警察的份內工作。同時,他又筆耕不輟,寫出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並且獲得各種文學獎項,成為公安係統的文學領軍人物。

陳益的激情,成就了他非同凡響的人生;陳益的凝重,鑄就了他人格魅力的品質。

我認識陳益是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那天,滿桌的朋友到齊後,我正要以主人的身份宣布端起酒杯,黃濟人先生說:“再等等,等陳益來了再開始。”

我問:“哪個陳益?是那個公安作家嗎?”

還沒等黃主席回答,一個中等身材的光頭男人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連聲道歉,笑容可掬。陳益真誠的微笑,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他是個比較隨和親近的人。

那次酒桌上,陳益對我小說的讚美,至今縈繞耳際。他的幾句簡短概述,精確地把握了那篇小說的內涵。毋庸置疑,陳益是認真讀了我那篇小說的。幾句話的交流,他在我心目中已成為相見恨晚的朋友。

當時他告訴我說,他正在辦《重慶政治思想工作》這本雜誌。其中,有幾個版麵是發小說和散文的,他說你能否給我們幾篇稿子?我當即承諾,並保證第二天就把稿子發給他。

一個月後,我的長篇散文《故鄉在晚風中》在他主辦的刊物上分三期發表出來。陳益對我說:“這篇散文相當有分量,不光文字寫得好,而且思想深刻,應該在《十月》、《當代》這類大型刊物上發表出來。”我從來沒有在這類刊物上發表過作品,更沒有往這些刊物投稿的勇氣。經陳益這麼一鼓動,我還真的有了自信。三萬多字的稿子寄給了《十月》後,在2012年的第六期上發表了出來。這篇散文被全國十幾家報刊轉載,並獲得“老舍散文獎”。回想起這段經曆,至今仍然激動不已。若不是陳益首先發表了這篇散文,若不是陳益給了我自信和底氣,也許就沒有我今天的文學發展。打心眼裏,我感激他,我敬重他。

在我心目中,陳益是我的良師益友。這麼多年的相處,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文學創作上,我都得到了這位老兄的幫助和恩惠。陳益送過我一本他的散文集《趣味人生》,洋洋灑灑二十幾萬字,毫不誇張地說,每字每句我都認真地拜讀過。其博學多識和文學造詣,我都發自心底地佩服。時過多年,當陳益兄把他的新作《角色》擺在我的麵前時,我簡直驚歎得有些震撼了。

說陳益是一個激情漢子,不能不提到他喝酒時的爽直與豪放。喝酒時的態度和氣度,往往最能體現一個男人的性情和品格。在朋友圈裏,陳益喝酒時的幹脆和痛快有口皆碑,和他為人的風格一樣,沒有半點的虛偽和矯情。

深秋的一天,我和陳益、黃濟人三人回了趟我的老家——安徽太和縣。我的老家朋友都是以飲酒豪放而見稱的淮北人,自然少不了在酒桌上放開手腳,讓陳益和黃濟人主席在酒桌上感受淮北人的熱情。陳益麵對我家鄉的這些朋友,一麵對我讚賞有加,一麵替我和黃濟人擋酒。太和人的“走杯”、“炸雷子”、“拉板車”等套路絲毫沒能嚇倒陳益。當一大堆酒杯呼啦啦聚集在陳益麵前時,我都替他捏了一把汗,我主動提出來替他喝兩杯。他一手推開,毫不猶豫地“咕嘟嘟”全都灌進了胃裏,讓我的家鄉人為之驚歎、為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