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學科改革(1 / 2)

在健全學校領導體製的同時,蔡元培還對北大學科的設置進行了改革。

蔡元培從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宗旨出發,十分推重理論科學的獨特作用。他認為:“所謂大學者,非僅為多數學生按時授課,造成一畢業生之資格而已也,實以為是為共同研究學術之機關。”因此在對學與術的關係問題上,提出“學與術可分為二個名詞,學為學理,術為應用。各國大學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醫學,非但研究學理,並且講求適用,都是術。純粹的科學與哲學,就是學。學必借術以應用,術必以學為基本,兩者並進始可。”又說:“文、理,學也。雖亦有間接之應用,而治此者以研究真理為的,終身以之。所兼營者,不過教授著述之業,不出學理範圍。法、商、醫、工,術也。直接應用,治此者雖亦可有永久研究之興趣,而及一程度,不可不服務於社會;轉以服務時之所經驗,促其術之進步。與治學者之極深研究,不相侔也。”他主張“以學為基本,術為支幹”,認為二者之間是相互相成、密切關聯的,因而“不可不求其相應”;同時,他又強調“學”重於“術”,在基礎理論和應用科學之間,他是重“純粹的科學”研究的。因此他主張在學校的設置上應有所分工,不必各科兼備。“治學者可謂之‘大學’,治術者可謂之‘高等專門學校’。兩者有性質之別,而不必有年限與程度之差。”這些主張,對於扭轉當時存在的重術輕學、重工輕理的偏向,加強大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教育,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民國初年頒行的、由蔡元培主持起草的《大學令》規定:“大學以文理二科為主。須合於左列各款之一,方得名為大學。一,文理二科並設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三,理科兼醫農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就是他上述主張的具體化。對於北京大學,蔡元培則致力於把它辦成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成為研究學理的中心。從上述觀點出發,他對北大的學科設置進行了調整和改革。

原來,北大是文、理、法、商、工五科並立,沒有重點,“而每科所設,少者或止一門,多者亦不過三門。欲以有限之經費,博多科之體麵,其流弊必至如此。”對當時辦學條件和學術環境的惡劣,諸如經費困難、官僚陋習嚴重和封建軍閥政治的不民主等對學科建設的嚴重影響,蔡元培曾發出這樣的慨歎:“我國現正在輸入歐化時代,而各學校之設備既簡陋,環境尤不適宜。即如北京大學,恒有人以‘最高學府’目之,而圖書、標本、儀器之缺乏,非特畢業生留校研究,無深造之希望,即未畢業諸生,所資以參考若實驗者,亦多未備。其重要講座,懸格以求相當之教員而累年未得者,尚多有之。蓋內容若是其簡陋也。而一言環境,則有舊籍較多之京師圖書館而外,並無閱借新書之所。其他若美術館、博物館、專門學會、特別研究所等,凡是為研究學術之助者,無一焉。所日日刺激神經者,言論、出版、集會之不自由,官僚、軍閥、政客及其他不正當營業之誘惑而已。嗚呼!以如是內容、如是環境,而侈談學術,事倍功半,複何待言。”所以蔡元培對學科改革的措施,也是在辦學條件極為困難條件下要重在實效出發的。經過蔡元培的籌劃,北大的科係進行了如下幾個方麵的改革:

一、擴充文、理兩科。這是學科改革的重點。其時,文本科僅設有中國哲學門、中國文學門、英國文學門,十分薄弱。1917年暑假後,增設了中國史學門,這是由中國文學門教員和國史編纂處編纂員中分出一部分組成的。外國文學除原有的英文門外,1918年增設了法國文學和德國文學兩門。1920年,預科俄文班畢業,於是又增設俄國文學係。理科除原有的數學、物理、化學三門外,1917年增設了地質學門。經過擴充後,文、理兩科比過去加強了。

二、法科的調整。北大原有的法科較為完備,設有法律、經濟、政治三門,學生人數也是全校最多的一個科。蔡元培認為以北大的經費和校舍,沒有兼辦應用科學的可能,而北大法科又具有獨立的條件。因而他計劃將法科分出去,與法專合並,組成專授法律的法科大學。這樣就可以把騰出的校舍和經費,用來擴充文理科。1917年暑假後,將法科移設於原預科校舍(在今北河沿即後來的第三院),就是作為法科獨立出去的準備。後來因為法科方麵的反對,這個計劃沒有實現。後北洋大學的法科並入北大。

三、商科和工科的歸並。北大商科1917年始設立,按教育部規定,原擬分設銀行學、保險學等門,終因經費不敷無法設置,僅講授普通商業學,與商科實名不副實,因此仿照美日等國大學法科兼設商業學之先例,將商科改為商業學而隸屬於法科,並決定俟現有的商業學學生畢業後即予廢止(1919年即終止)。北大工科僅有土木工及采礦冶金兩門,門類不全,設備亦簡陋,而與北洋大學的工科設置重複,且兩校的工科學生合計不及千人。因此蔡元培認為無此重複的必要。經與有關方麵商議決定,北大預科畢業生中願入工科者,轉送入北洋大學,本校工科俟原有的學生畢業後即行停辦(土木工學門於1922年,采礦冶金門於1923年最後一期學生畢業)。這樣,就實際取消了工、商兩科,將用於工、商科的經費、設備及校舍用於擴充理科,而北洋大學之法科歸入北大後,也使其能集中力量發展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