嫋嫋仙霧遮仙島(1 / 1)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永的《江雪》是很多文人騷客經常吟詠的詩句,江湖眾人聽聞此詩,想到的隻是一個神秘地方:‘藥王穀’為什麼說藥王穀是個神秘的地方?是因為沒人知道它在那裏,更神秘的則是藥王穀中的人,藥王穀隻有四個人,藥王穀的原主人是隱秘江湖的醫神藥仙寒氏夫婦,而另外兩個人則是醫神藥仙的獨生女兒寒江雪和一個專門接客迎客的蓑笠翁,而寒江雪則是現在的藥王穀穀主,傳說醫神藥仙在寒江雪十七歲之時便離開了藥王穀,一起泛舟太湖,過著自在逍遙的日子*清晨,早上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微風浮動的藥王穀遠遠看去晨霧未退,使藥王穀似仙境一般用湘妃竹搭起的竹樓,遠遠望去竟像仙人之居所有一抹倩影直立於翠綠的主樓之上,衣帶飄動,似仙女俏生生的似乎在看著什麼不遠處有一駕小舟飄飄悠悠的出了穀,駕船的人帶了一頂破舊的帽子,遮住了他的臉,隻能看到未被擋住的一點胡須,身上隻有下雨使用的蓑衣披在巍巍老矣的身上,女子冷傲的眼神不曾改變,仍然孤傲的看著那家小舟,微風吹動著她柔軟的發絲,碧波藍天下美人相映,真真是幅比唐寅(下方有注)畫的更好的畫而那駕船出穀的老人,則是順流而出,向黑風山方向駕船岸上,沒有一個人,正在老人準備駕船回去時,岸上忽然出現一個玄色的影子,老人眼前一亮,急忙調轉船頭,向岸邊駛去,劃過去近看是個用一把破舊不堪的劍支撐著身體的玄衣男子“老人家,請問可以渡我去藥王穀嗎?”男子用盡內力的喊道“請上船吧”老人向男子慈愛的笑了笑男子怔了怔,向老人抱拳道:“久聞藥王穀醫神藥仙,不知您是······”老人擺了擺手,道“小老兒無名無姓,隻是冠絕天下的醫神藥仙的一個老仆人罷了”男子暗道:莫非他是······,再仔細一看,他滿頭的銀白發絲,定是了“原來老前輩是專為醫神藥仙接客迎客的蓑笠翁老前輩,不知穀上是哪位······?”“先上船”蓑笠翁在拉男子上船時,把真氣源源不斷的向他輸送,男子詫異的抬頭看蓑笠翁,蓑笠翁溫和的一笑,讓他坐在裏倉,接著說“今天你要見到的是妙手仙子寒江雪”“是醫神藥仙的獨生女兒,以輕功、暗器、下毒、解毒獨步武林的妙手仙子寒江雪?!”男子詫異道“不錯,沒想到江南武林第一劍客‘柔情劍’柳如風竟會被雪丫頭嚇成這樣,她如果知道了,一定會笑你的”蓑笠翁溫和的笑道,船又行了一會兒,在一個路口處,蓑笠翁拿出塊兒黑布蒙在他的眼睛上這時柳如風笑了:“江湖傳言妙手仙子寒江雪才色冠絕天下,難道老前輩怕我被她嚇死嗎?”蓑笠翁笑了笑,道:“並不是如此,隻是任何人都不能知道進藥王穀的路”“難道寒姑娘從不出穀嗎?”柳如風道“並非如此,雪丫頭一個月隻出去一次”蓑笠翁道,大約過了半盞茶時間,終於到了目的地:藥王穀柳如風隨蓑笠翁跳下船,這時他眼上的黑布已去,他感歎藥王穀的美麗注:唐寅(1470—1523年),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佯狂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史上的唐伯虎盡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於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後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複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隻當飄流在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