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抱怨自己用十足的真心卻換不來別人的真誠。有這樣心理傾向的人不妨捫心自問一下:為什麼周圍世界的人對他人熱情相擁,對你卻冷漠無情?

你想讓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別人。的確,在人生的路程中,這樣的原理時刻都在。就拿師生關係來說,正值青春期的中學生逆反心理往往都很強,如果老師凡事都對他們橫加幹涉,學生們的逆反心理就會更強,但如果老師真誠地熱愛和關心他們,他們則多半會報以友善的姿態,在老師的理解、鼓勵和支持聲中更好地成長。

反映法則告訴人們:外在世界就像一麵鏡子,通過周圍人的態度、言語、行為,我們其實就可以看到真實的自己。

反映法則同時也告訴人們:準確而客觀地認識自己非常難,但如果細心觀察,並掌握正確的方法,便能夠從外部世界中獲得最真實的自我寫照。事實上,人際關係是一種真實的個性折射,它們會和你的內在心態相互對應,而你在所在行業中取得成功的水準,則能真實地反映出你曾經學習、工作中的努力和訓練程度,以及你的看法。

如果人們能不斷地努力工作,積極學習,那麼他們就能把工作做到爐火純青,因為這種做事的態度會在個人的言行中表現出來,並反映在最終的成果上。如果人們想要別人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對待自己,那麼就要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對待別人,如果不想讓別人怎麼對待你,你也別那樣對待別人。

愛默生說:“你一直自認為是怎樣的人,你就會變成那樣的人。”的確,生活中,如果人們能夠隨時不忘這個道理,有目的、係統地把握自己思想的每一部分,那麼他們就可以更好地控製自己的未來。

矽穀箴言

一個人的商業價值,取決於他的內在價值以及他把自己的內在價值帶入外部意識和行動的效率。換句話說,正是內部的黃金吸引了外部的黃金,正是內部的價值吸引了外部的價值。一個有財富意識和價值意識的人,加上同等的知識,總會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4.你很容易被別人左右

一個人之所以能獲得巨大的成就或者不能取得任何成就,究其原因,都是他自己思考的直接結果。

——華萊士·沃特萊斯

即使你很有主見,可如果有十個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很難做到不動搖。這就是韋奇定律,提出這個定律的是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的經濟學家伊渥·韋奇。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作出各種決策,大到擇業、婚戀,小到出行、購物等。而借用馬克思的話,人又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周圍都有家人、親戚、朋友和同事等人際交往圈。因此,在準備作出決策時,不可避免就會谘詢他人的意見。這時,就必然麵臨韋奇定律的困擾。

當一群遠足的人走到一個岔路口,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如果你想往左走,但其他人都想向右,那麼你是一個人勇往直前,還是去跟隨眾人的腳步?對一件事情眾說紛紜,大家各執己見,莫衷一是,這時,你是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做報曉的雄雞;還是人雲亦雲,做群鳴的青蛙?當你作出一個決定時,如果身邊的人都不支持你,甚至懷疑、否定你,這時,你還會相信自己是正確的嗎?你還會有勇氣和決心來執行自己作出的決定嗎?

美國著名女演員索尼亞·斯米茨童年的時候住在加拿大的一個農場裏,她在農場附近的小學讀書。一天,她回來之後哭了起來,她的父親就問她是怎麼回事,她說她們班級的一個女生說她長得很醜,跑步的姿勢也非常難看。

父親聽完後笑了起來,他並沒有說“你長得很好看,跑步的姿勢也很好看”之類的話,而是說:“我能夠得著咱們家的天花板。”

聽了父親的話,索尼亞·斯米茨很是驚奇,她不知道父親為什麼把話題扯到天花板上,就再問了一句:“你在說什麼?”

父親回答說:“我是說我能夠得著咱們家的天花板。”

索尼亞不再哭了,她看了看天花板,太高了,足有4米高,父親怎麼會夠得著呢?雖然她這時候還小,但是她看看父親的身高,再看了看天花板離地麵的距離,她怎麼也不相信父親的話。

父親問她:“你不信是嗎?”索尼亞點了點頭。

父親接著說:“這就對了,那麼,你也別相信那個女孩子的話,因為,不是每個人說的話都是事實。”

別人的評論是能改變一個人的,很多人也很在乎別人的評價,這就導致很多人活得很累,因為他們已經不是為自己而活了,他們是在為別人的評價而活,如果是這樣,就完全喪失了自己獨立的個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