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作者:韓靜慧
六年級的時候,我常常在第二節課的課間,把爐子生得旺旺的,填些耐燒的鬆塔和煤塊,然後就在充滿陽光的溫暖的教室裏走來走去,高高興興地唱些個歌子。
哦,第二節課就是數學課呀!
我自小就不喜歡數學,對那些阿拉伯數字有一種天生的厭倦,我的語文成績頂瓜瓜,讓人無可挑剔,可數學卻很一般般。這使我不但對數學,就是對教數學的老師也是“厭屋及烏”,一看見他們,腦子就亂成一片,理不出個頭緒。可是那一個階段我卻喜歡上了數學,迷上了數學,每日裏像盼過節盼著上數學課,盼著那個高個子的數學老師快快走進教室。那是因為那個修養很高的數學老師還有一肚子淘也淘不完的故事。他的胳肢窩下不但夾著數學教案,還常常藏著一本故事書。
我是個從小就愛聽故事,愛看書的孩子。可是那時候書真是太少了。書店裏倒是有書,但大人不給我錢,我隻能對著那滿書架的書流口水……隻要聽說誰家有本小人書,我就會厚著臉皮往人家院子裏蹭,點頭哈腰幫人家幹活,拍人家馬屁。有一次還幫一個女教師的孩子擦很臭的屁股。哇,他的屎真是好惡心哦,惡心得我一天都吃不下飯啊。我做這些不為別的,就為那孩子手上有一本小人書。我一邊為他擦屁股一邊甜言蜜語把那小人書“哨”了過來,然後就如饑似渴地讀起來。
嘿嘿……有書可讀,有故事可聽比穿一件花衣服還高興啊!
現在,嚴肅的數學老師也要給我們講故事了,哈哈,這真是一件比過年還讓我幸福無比的事情。
楊老師對我們要求很嚴,上課時總讓我們端端正正地坐好,他講完課後我們要做幾道題來鞏固剛剛學過的知識,等我們把課堂作業都工工整整地交給他以後,老楊終於用力地咳幾聲,慢慢地從講義夾裏抽出一本書,抑揚頓挫地講起來。
我們都直著脖子,瞪著眼睛認真地聽,生怕自己一不注意就漏掉了一句話沒聽見。但那老楊也確實會折磨我們,他總是在講到最關鍵的時刻停下來,弄得我心裏癢癢的。
為了每天都有故事聽,大家隻好拚命學習。老楊很嚴,數學學不好,聽課開小差,作業錯誤率高的一律不準聽故事!
這樣今日一段,明日一篇,天長日久,我們就從他那裏聽到了許許多多讓人迷戀又使人振奮的故事,這些故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裏。那一年,我不但飽聞了《紅日》《烈火金剛》《紅岩》《平原槍聲》《苦菜花》等許多精彩的文學著作,也一頭紮進了數學堆裏,對那些抽象、枯燥的數學公式有了濃厚的興趣,數學成績直線上升,在初二那年我還得了一次全市初中生數學大賽冠軍呢。
而我對文學的熱愛,也來自於那個冬天,那些美妙的故事一直滋養著我,激勵著我,使我多少年來一直滿懷激情地行走在寫作這條道路上。我常常想,如果不是年少時期我那麼喜歡書,那麼喜歡聽故事,不熱愛讀書,沒有那麼多的積累;如果不是那個數學老師一個冬天用文學故事來滋養我的心靈,在我的心中培植下一顆文學的種子,我也當不成一個作家,寫不出來二十多本豐富多彩有意思的書。
可是現在,我們有錢了,書也多了,喜歡讀書的人卻越來越少了。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把精力放在各種輔導班上,學習一些今後考大學能用得到的東西,家長給孩子買的書也都是一些學科輔導,孩子想看一本小說,家長就認為是不務正業,認為小說和文學是沒有用的東西。
到了初中和高中更加嚴重,除了課本家長幾乎不允許孩子讀任何課外書,前些年做教師的時候,我到許多學生家裏家訪,在孩子的書架上幾乎見不到一本文學的書籍,而那些家長更別提,在那些裝潢精美的家庭裏,你能見到高檔的家具,高檔的電器,一整排一整排的衣櫃鞋櫃博古架,但你卻找不到書架,便是找到了,那些整櫃子的書都是連摸都沒摸過,你見不到任何閱讀過的痕跡,書在那裏隻是一個擺設。
我一直認為,駕馭語言的能力是一個人能力的基礎,語言沒學好,理解力就差,不明白事物之間的關係,分析能力差,別的學科也學不好。而學好語言,重要的一點就是積累。
而文學的積累,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自己閱讀出來的。可以想見,除了教科書,一本文學書都沒讀過的孩子知識底蘊,品格修養,為人深度能有多厚重?我無法想象這個孩子今後作文能力會如何。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不讀書萬卷,但起碼幾十卷書還是應該讀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厚積方能薄發,如果我們腦中空空,也就無法寫出好的作文,好的文章。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青少年都要像我小時候一樣熱愛讀書。
2012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