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角色轉換(1 / 1)

一日,和一位文化名人共進晚餐。他風趣幽默的談吐,高屋建瓴的思想,仿佛讓我們飽嚐了一頓豐盛的文化大餐。

在談到做人的角色轉換時,他講了一個笑話。有位仁兄,官做的不大,可譜擺的不小。整天高昂著頭,長拉著臉,凡人不搭言,似一尊動著的蠟像,你想從他臉上讀出喜怒哀樂,真的好難!每天一起床,他就不自覺地進入了做“官”的角色。做事指手畫腳,說話也“噢”、“啊”、“這個的”,整個一個裝在官本位套中的人。在一次測評中,有人給他提意見,說他沒有人情味。他很是惱火和不以為然。和幾個老同學一起吃飯時,他說了這事,讓大夥評理。他直靠著椅子,兩手抱著凸出的大肚子,嚴肅著臉,說:“啊,有人說我沒人情味。我晚上還給老婆拿拖鞋,還給兒子蓋被子呢,這能說沒人情味?啊!”他說完依然嚴肅地瞅著大家。大家麵麵相覷,半張著嘴“啊,啊”了兩聲,就各自低頭吃飯去了。

聽到這兒,我們幾個笑得差點背過氣。心裏為這位仁兄的無知而悲哀。是啊,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不懂得自己錯在什麼地方。就像這位仁兄,該轉換角色的時候,卻不懂得轉換,像堂吉訶德般倔強地為陳舊的時髦而努力。

“角色”一詞,源於戲劇,指演員扮演的劇中人物。後來漸漸演變成指社會生活中的某一類人。如今,它的含義更廣泛了。

人生活在社會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父母麵前是兒子,在兒女麵前是父親;在領導麵前是下級,在下級麵前是領導;在妻子麵前是丈夫,在朋友麵前是友人,凡此等等。我們每天都在充當著不同的角色,每天都需要熟練地轉換這些角色。稍不留神,就會鬧出笑話來。

不同的場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無論醜角旦角,抑或什麼角色,你都得盡心盡力,都得盡職盡責,做好每個角色。隻有充當好每一個角色了,你在某個領域才能成為行家裏手,才能不糟蹋人生,才能為社會作出貢獻。

角色的轉換,關鍵在於應對自如,或者說進退自如。進入角色,要隨其自然,退出角色更要方方便便。不能是好的角色,死賴著不想退出,壞的角色又一秒鍾也不想停留。特別對於“官”這個角色,更要學會自由轉換,在“官”位就要謀“官”事,為百姓謀利益。在“民”就要有普通人的平常心,像一滴水把自己融入溪流。

角色能否自如轉換,說到底是一個做人的問題。做人做到高品位,就會把一切看得很淡,仿佛在品一杯清涼的泉水。“淡”才是做人的極致,才會在處理如何轉換這個問題上,如庖丁解牛,遊刃有餘,於公於私,都大有裨益。

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做有人情味的好官更是難上加難。這就要求我們善於轉換角色,及時轉換角色,並把“人情味”定位在為最廣大的普通人謀利益上。如此,你無論做人做官,都能很好地把握,而且能夠做各種各樣角色的主人,而不是奴隸,也使得生命在你準確把握和轉換中燦爛輝煌。

200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