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風霜雨雪,途程萬裏;一任寒暑過往,四時變易。52個年頭從身邊流去了,多梅爾在這些年裏查閱了十幾米高的文件檔案,打了30多萬次電話,走遍了四大洲,行程達到80多萬公裏。意氣風發的昂揚青年已經變成了垂垂老矣的衰年暮翁,但他仍然在執著地幹著一件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52年的漫長追捕,多梅爾終於將罪犯捉拿歸案。當他把手銬銬在那名同樣年老的罪犯手上時,他興奮地大叫道:“受害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
此時,多梅爾已經是73歲高齡了。當這件事情傳播開來時,一名記者采訪他,問道:“你這樣做值得嗎?”
多梅爾笑著回答道:“一個人一生隻要幹好一件事,這輩子就沒白過。”
一個人一生中隻要能夠幹好一件事,那麼當他年老回憶往事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他就可以像多梅爾那樣自豪地說上一句:“我這輩子沒有白過!”
一生隻追求做好一件事情,這是做人的一種方式、一種風格,也是一種活法。從現在起,我們就努力找準自己的人生坐標,堅持不懈地幹好自己能夠幹好的一件事。這樣,我們這輩子就沒有白活了。
人生哲理諍言
宇宙無限,人生有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有限的時間集在一起來做一件應當做、可能做好的實實在在的事情。確定好做什麼事以後,我們就必須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體力凝聚起來,心無旁騖,堅守初衷,直到成功。這樣,我們的人生過得十分有意義。
6.盡人事再聽天命
中國古語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絕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裏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雲譎,因果錯綜。隻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季羨林
“盡人事,聽天命”是指做某件事情盡人力所為,至於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上天的旨意了。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盡人事,聽天命”似乎帶有一種消極色彩,至少暗含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態,但這卻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然而,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他們開始做某件事情時,就抱著隻能贏不能輸的心態去做。他們為了成功完成某件事情,殫精竭慮,費盡心機,千般盤算,萬般設計,甚至不惜犧牲自己親人或者愛人的性命……上天似乎故意捉弄他一樣,眼看就能唾手可得,功德圓滿,卻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小意外或小插曲,導致前功盡棄,前程盡毀。真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不過,有些人似乎也不服氣,總覺得“人定勝天”、“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
孟子有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這句話告訴我們:天時、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要素,首先是天,其次是環境,最後才是人。由此可知,人最大的本領也隻能摸天的脾氣,順從大自然的法則來做事。如果違反了大自然的法則,就違背了自然規律,我們終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就連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最後也不得不向命運屈服,我們一起來看看:
諸葛亮與劉備既是君臣關係,又是誌同道合的朋友,都以“興複漢室”為宗旨。
因此,他甘願成為劉備的手下,一展所長,一步步地向著那個終極目標前進。功夫不負有心人,諸葛亮統率三軍,運籌帷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終於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完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麵。
這時已經到了興複漢室的關鍵時刻。為了實現自己的最終夢想,為了增強蜀國的力量,諸葛亮殫精竭慮,不顧一切地為討伐曹魏做準備。
然而,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劉備卻輕易與孫權開戰,最終失敗,使蜀國的元氣大傷。諸葛亮無奈,隻好推遲攻伐蜀國。
可是,歲月不饒人,諸葛亮年紀漸高。他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出兵,那麼“興複漢室”就永無希望了。當時,諸葛亮雖然很清楚蜀國的國力並不足以戰勝曹魏,但是還是毅然出兵。
有一次,諸葛亮想盡千方百計火燒司馬懿父子,眼看司馬大軍就要全軍覆滅,一場大雨卻忽然衝刷下來,救了司馬父子。
望著這場及時雨,諸葛亮隻能仰天長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原來為了完成“興複漢室”的誌願,諸葛亮六出祁山,雖然每一次都計劃周詳,可是最終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結果導致每一次都無功而返,最終死於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