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替秦公複刀殺巡撫 為黎民仗義謁天王(1 / 3)

董海川問:“何人?”

郭濟元道:“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此人是廣東花縣翠亨村人,原是個私塾先生,他腹有良謀,舉辦拜上帝會起家,現已成立擁有數十萬起義軍的太平天國,如今定都金陵,舉兵西征北伐。洪秀全頒布的《天朝田畝製度》,提出有地同耕,有衣同穿,有福同享的大同世界,力爭拯救數萬萬同胞,他是當今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董海川仰望東方喃喃道:“有朝一日,我要是能會會這位大英雄就好了!”

第二天,郭濟元和呂飛燕去鳳凰山找馮可善、牛良臣商議起兵之事,董海川不便強留,隻好悄悄將他們送到城外。

過了半年,重陽節過後不久的一天下午鳳凰山神彈子柳飛匆匆來開封府找董海川,告訴他馮可善、牛良臣正率部北伐,連克數座縣城,開始回師山東。董海川聽了,非常高興。

柳飛前來是委托董海川打探清廷欽差弘昌和河南巡撫榮毓的動靜,原來這兩人正在調集河南、陝西的清兵,準備從後麵夾擊馮可善義軍。董海川答應去辦,柳飛又匆匆而歸。

過了兩個月,董海川正在開封府房中惦念八卦教義軍,俠香氣喘籲籲奔進後園:“哎呀,先生,不好了!”

董海川急問:“何事如此慌張?”“方才我去巡撫府打探消息,聽府內護衛講,弘昌、榮毓率領陝西、河南清兵在山東泰安與馮可善義軍大戰四天四夜,王湘戰死,馮可善身受重傷,牛良臣不知下落,如今退到鳳凰山上的義軍兄弟僅剩下一千多人。”

董海川慌忙換衣,對俠香道:“我到鳳凰山走一遭,去探看馮兄他們,你留下來照看秦大官人。近日風聲不妙,有人上書北京鹹豐,告秦大官人私通鳳凰山義軍。如果情況緊急,你就與秦大官人夫婦同上九華山找飛燕姑娘。”俠香點頭稱是。董海川來不及與秦淮碧招呼,火急火燎朝鳳凰山奔來。

原來馮可善趁太平天國北伐軍統帥林鳳祥率兵北伐之機,在郭濟元、畢澄霞等人聯絡下,會集山東、河北、河南八卦教徒在鳳凰山重舉義旗,挺進山東,策應林鳳祥部。但由於林鳳祥操之過急,孤軍直入天津,馮可善義軍被阻黃河之南,王湘又在濟南一役犧牲,王湘手下兵將擅離本營,去陝西投奔撚軍。馮可善又未聽牛良臣勸告,沒有回師河南。結果在山東泰安一役,與數倍於自己的清兵作戰,前後無援,全軍覆滅。

董海川來到鳳凰山時正值半夜,隻見遍山是潰散或受傷的義軍兄弟,董海川走到山腰正碰上巡夜的神彈子柳飛,柳飛的右胳膊也掛了彩,他見到董海川又驚又喜,忙帶他到聚義廳後的馮可善住處。

馮可善正躺在床上呻吟,傷勢嚴重。馮可善見到董海川,熱淚簌簌而落,拉著他的手說:“此次出師又失利,牛先生也不知流落何處,恐怕忠魂已經歸天了。”

董海川勸道:“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當年李自成幾起幾落,最後還是攻進了北京城,消滅了明王朝,隻可恨吳三桂又開關引進清兵……”

馮可善吃力地說:“董先生說得極是。”說完又昏過去。

董海川急忙喚人向他灌了熱湯。柳飛歎口氣道:“要是牛先生在就好了,他是祖傳中醫,軍中以前有個中醫在作戰中陣亡,如今派人到開封府城裏請醫生去了。”董海川見馮可善傷勢較重,不忍離開,決定在山上暫住幾日,幫助柳飛料理雜務。

這幾天,董海川把輕傷和無傷的義軍兄弟組織起來操練武藝,又派人到濟南、開封、洛陽等地聯絡餘黨,購置兵器。這天深夜,董海川巡哨回來剛剛脫衣睡覺,忽聽山前山後喊殺聲震耳欲聾。他趕忙穿衣起床,一個兵士跑進來稟告:“哎呀,不好!清兵包圍了鳳凰山,象潮水般湧上山來。”

董海川急忙撕下一塊床布蒙於自己臉上,疾步趕到馮可善住處,幾個士兵已把馮可善抬在一塊門板上。董海川令士兵抬著馮可善從山後小路撤退,自己帶了七個士兵在後麵掩護。此時,清兵已經衝入山寨,山寨突起大火。董海川問旁邊士兵:“柳飛現在何處?”

一個士兵說:“柳將軍正率領弟兄們在山前與清兵激戰。”這時,一夥清兵撲了上來,董海川抽出雞爪鴛鴦鉞,一邊殺倒七八個清兵。這雞爪鴛鴦鉞寓以“劍、鉤”,仿以“雞爪”,是在劍、鉤等利器基礎上,借鑒了雞爪可以纏繞絲索,難以解脫的特點演變而成的。雞爪鴛鴦鉞由於前似劍,後是戟,所以走時宛似遊龍。董海川且戰且退,往山後走了約摸五六裏,隻聽一聲號炮,清延欽差弘昌率領大批清兵擋住退路。弘昌騎一匹赤馬,朱袍銀甲,手持一根狼牙棒,一團惡氣。弘昌厲聲問道:“還不投降,免遭一死。”董海川也不答話,舞動雞爪鴛鴦鉞上前直取弘昌,弘昌也揮動狼牙棒來戰,戰了三四十回會,董海川一鉞刺中馬屁股,把弘昌摔下馬來,董海川上前就刺,弘昌一招“鯉魚打挺”,站了起來,那頂戴花翎被董海川刺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