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理念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施措施
員工關係
作者:何發平
摘要:“以人為本” 就是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承擔對企業員工的責任,顧及員工的需求,重視員工利益的滿足。以人為本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施措施主要包括“分享”和“支持與援助”兩個方麵:分享就是企業要與員工分享企業的願景、權力、價值利潤以及知識經驗。支持與援助就是企業要支持和幫助員工實現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個人人力資本增值以及幫助員工及其家屬解決職業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詞:以人為本 分享 支持與援助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以人為本” 就是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承擔對企業員工的責任,顧及員工的需求,重視員工利益的滿足。“以人為本”理念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施措施概括起來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麵:即“分享”和“支持與援助”。
一、分享
分享就是企業要與員工分享企業的願景、權力、價值利潤以及知識經驗。
第一,分享企業的願景。企業通過提供共同願景,將企業的目標與員工的期望結合在一起,滿足員工的職業發展期望。企業願景是指企業的長期願望及未來狀況,是組織發展的藍圖,體現組織永恒的追求。企業要與員工一道建立共同願景,分享願景,在共同願景基礎上就核心價值觀達成共識,培養員工的職業道德,實現員工的自我發展與自我管理。
第二,分享企業的權力。讓員工參與企業管理,對涉及員工利益的事務,員工應該有自主發言權和參與決策權。
第三,分享企業的價值利潤。企業應該通過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酬體係及價值分享係統來滿足員工的多元化的需要。
第四,分享企業的知識經驗。與員工分享企業內部信息、知識和經驗。
二、支持與援助
支持與援助就是企業要支持和幫助員工實現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個人人力資本增值以及幫助員工及其家屬解決職業心理健康問題。
1.幫助支持員工實現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
企業通過建立支持與援助工作係統,為員工完成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提供條件。
2.支持和幫助員工個人人力資本增值
企業通過提供持續的人力資源開發、培訓,提升員工的可雇傭性,增值員工的人力資本。
由於當今組織不能再給員工一個穩定的工作場所和長期的就業承諾,組織需要具有靈活適應性的員工,要求員工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綜合技能,不僅要具備專門的職業技能,而且還要具備通用技能和應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員工為了適應組織的需要,增強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和應對被解雇的風險,其就業價值觀也正在發生變化,開始從追求雇傭的安全性轉變為追求可雇傭的能力,員工更加關注自己在組織中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可雇傭性的提高。
Hiltrop(1995)認為,提升員工的可雇傭性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是企業“以人為本”的一個重要體現。企業有責任為員工提供必要的資源,提供發展的機會,有責任幫助員工發展職業生涯規劃。
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幫助員工提升其可雇傭性,增值其人力資本:
(1)幫助員工開展自我職業生涯規劃。企業對員工的可雇傭性開發和管理必須基於對員工個體職業發展了解的基礎上,隻有掌握了個體職業發展的特點,了解員工的職業需求,才能更好地對員工實施有針對性的提升其可雇傭性的各種措施。企業應該主動組織員工開展自我評價活動,為員工提供職業生涯發展谘詢,以加強員工對自我的認知, 從而使員工確定的職業目標與個人更為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