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職業選擇視角的大學生群體與新社會階層關係研究
一線調查
作者:王雷華
摘要:調查發現,大學生群體的發展與新社會階層存在一定關聯。新社會階層影響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職業選擇期望、地域選擇。新社會階層與大學生群體存在著主觀認識模糊、客觀相互需要和長遠相互影響的關係。
關鍵詞:職業選擇 新社會階層 大學生群體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1.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製度、產業結構、分配方式的變化,我國社會階層構成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新社會階層。所謂新社會階層,是指廣泛分布在我國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的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的知識分子。新社會階層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大學生群體如何認識新社會階層?新社會階層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有哪些影響?兩者存在著怎樣的關係?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
2.研究方法
通過訪談調查的方法提煉大學生群體對新社會階層的認識和新社會階層影響大學生職業選擇的因子,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得到了第一手數據作為論文分析的基礎。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均是針對北京市八所有代表性的高校進行。調查對象比例基本與當前北京高校在校生比例一致:重點高校與非重點高校比例為2/3、男女比例為3/2。共發放問卷1600份,收回有效問卷1309份,回收比例為81.8%。
二、新社會階層影響大學生群體職業選擇的分析
職業選擇又稱職業選擇意向,是勞動者對某項職業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從事某項職業的態度傾向。
1.新社會階層影響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
調查結果顯示,85%的大學生認為新社會階層“先就業後創業”的經曆和觀點影響他們畢業後的職業規劃。在不同家庭收入背景的大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經濟困難家庭(根據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標準,我們界定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為經濟困難家庭。——作者注)的大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社會階層“先就業後創業”觀點。來自不同家庭收入的大學生中,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認為受到影響的達到86.02%。這些學生多來自農村和中小城鎮,家庭經濟收入不高,本科畢業後沒有足夠多的社會資源和經濟條件可以依賴,隻有先就業維持基本的生存。
2.新社會階層影響大學生職業選擇期望
調查結果顯示,新社會階層思想行為影響大學生工作期望,但是影響的比重是不同的。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學生,影響比重為66.13%,家庭月收入在1201元到4000元之間的大學生,影響比重為62.37%。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新社會階層思想行為影響大學生職業選擇期望程度是比較高的。不同年級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影響期望的比重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這說明大學生的職業選擇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長逐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