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院員工培訓的思考
醫院管理
作者:汪鑫 陸豔
摘要:員工培訓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提升醫院服務水平,加強醫院文化建設,促進員工個人發展。當前醫院在員工培訓方麵的困境包括培訓缺乏係統性,缺乏需求調研和效果評估,培訓形式不夠靈活。針對醫院員工培訓的困境,醫院應實行全員培訓製,分層分類開展培訓;注重需求分析和效果評估,合理選擇培訓內容;科學設置培訓課程,創新培訓形式。
關鍵詞:醫院 員工 培訓
一、醫院開展員工培訓的意義
1.提升醫院服務水平
醫院作為服務性的醫療衛生機構,其工作人員尤其是醫療技術人員對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是衡量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隨著醫學科學的迅速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革新,客觀上要求醫療技術人員通過持續地學習和培訓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以適應醫學技術的進步和醫院的發展,滿足患者和服務對象的需要。
2.加強醫院文化建設
開展醫院文化建設,樹立醫院品牌,是醫院發展的重要戰略。近年來,隨著人們醫療意識的普遍提高,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不僅是醫療設備和醫療環境的競爭,更是醫院文化和服務意識、服務理念的競爭。通過醫院文化相關的培訓,對全院員工的心理和行為起到引導、規範和激勵的作用,使員工熟悉、接受並自覺踐行醫院使命和服務理念。因此,培訓既是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提高醫院凝聚力、加強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3.促進員工個人發展
有效的培訓能開發員工的能力和素質,提高員工對工作崗位的勝任能力,滿足員工自我發展和成長的需要,為員工的職業發展創造條件,使每一位員工在工作崗位上能得到價值體現。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認為,培訓是員工職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通過培訓,醫院為員工的自身潛能注入新的活力,使員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進而激發他們對組織的忠誠感和歸屬感。
二、當前醫院員工培訓的困境
1.培訓缺乏係統性
長期以來,醫院各部門組織的培訓多限於衛生技術人員。實際上,醫療服務涉及到醫院各個層麵、各個崗位,全體員工都是醫院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者。麵對衛生係統的深化改革,全體員工都應接受與崗位相關的培訓,從而提高崗位適應能力和服務質量,促進醫院的持續發展。此外,在培訓內容的選擇上,醫院培訓工作容易忽略培訓對象在學曆、職稱、崗位類別方麵的差異性,導致培訓針對性不強,培訓效果也因此受到影響。因此,醫院培訓的係統性有待增強,這就要求我們根據醫院的發展需求以及員工的知識及崗位需求製訂一個長期、係統、覆蓋全員的培訓方案。
2.缺乏培訓需求調研和效果評估
有效的培訓需求調研可以幫助培訓組織部門了解員工培訓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培訓內容。培訓效果評估則是對培訓的成效進行評估和檢查,以了解培訓的狀態,從中找出培訓存在的問題並及時加以糾正。因此,兩者都是增強培訓針對性,提高培訓效率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的醫院培訓工作中,往往隻注重培訓的組織和實施,培訓需求調研和效果評估是一個薄弱環節。沒有開展深入細致的需求調研,導致難以準確把握組織、崗位和人員的培訓需求。對培訓過程及效果缺少應有的檢驗和評價,影響了醫院培訓工作的持續改進。
3.培訓形式不夠靈活
當前醫院在培訓方式的選擇上較為單一,習慣采用傳統的培訓方式,例如集中方式的現場培訓。然而,醫院各崗位在工作時間的安排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集中性現場培訓的方式為部分員工尤其是臨床一線崗位的員工參與培訓帶來一定的不便。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豐富培訓的形式,賦予員工選擇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的權利,為員工的工作創造便利的同時,也能提高培訓效率。
三、醫院員工培訓的思考和建議
1.實行全員培訓製,分層分類開展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