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毛澤東同誌向全黨發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號召70周年之際,在貫徹落實十七大提出的“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之時,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陝西省中共黨史學會、陝西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陝西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陝西省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史研究會共同舉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征文活動和學術研討會,對於係統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趨勢、經驗和規律,繼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具有重要意義。
時代呼喚理論創新,理論推動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曆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理論,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將馬克思主義鮮明地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它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成立的,中國革命、改革、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取得的。70年前,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第一次向全黨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號召,要求全黨同誌要“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馬克思主義更加民族化”,要求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使它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重要命題的提出,受到全黨上下的高度重視,逐漸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從而影響和保障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勝利完成,影響和保障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各項工作在探索中不斷克服困難,修正錯誤,曲折前進,也影響和保障了改革開放以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內容上講,就是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問題,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力戒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從形式上講,就是要運用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語言來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揭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本質規律,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在87年的征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特征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成功地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三個偉大的曆史工程,產生了一係列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的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實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奠基性的初步探索。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科學體係,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係列重大戰略思想,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黨的十七大報告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科學地概括了這些創新成果,並第一次闡明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它凝聚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最可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這些重大理論成果,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不斷發展,達到新的高度,成為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並不斷取得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