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老花匠倒在了泥土上。他得了急病,昏迷過去。保安趕緊報告物業公司的經理。“老花匠病了,需要送醫院,現在他身上沒有一分錢,請大家伸把手吧!”小區的廣播裏立即播出了這個消息。一些門打開了,一些急匆匆的腳步停下了,就在等救護車的幾分鍾裏,一張張票子揣進了老花匠的兜裏。
幾天後,老花匠順利出院了,從鄉下趕來的女兒把他扶回小區。那些西裝革履的業主,見到他,依然矜持地對他笑笑,和他擦肩而過。但老花匠感到自己和他們不再有距離。他找到物業經理,找到保安,要謝謝那些解囊相助的人。可是,沒有人能提供一份名單。顯然,也不能挨家挨戶敲開門去詢問。
女兒攙著老人,徘徊在小區的樓群之間。天色漸晚,燈光亮起來了。昏黃的、明亮的,整個小區星星點點的光亮,晃在老人的臉上。他在每一棟樓前停下,認真地站好,深深地彎腰、鞠躬!
堅硬的城市,在堅硬的外表下還有這麼多柔軟的地方。他向這永不蛻變的柔軟鞠躬!
臨終關懷
有位女孩報名參加了臨終關懷誌願者活動,照顧一些身患絕症、不久於人世的老人的起居。女孩照顧的是一位癌症患者。老人的子女在國外,自己有不少積蓄。女孩去之前,醫生告訴她,老人已經對自己絕望了,希望她能安慰他。
每個星期六,女孩準時來到老人身邊,和他說說話,講故事。護士給他打吊針的時候,女孩幫他揉手臂。
醫生發現,自從女孩來了之後,老人的精神有了很大改善。他開始主動配合醫生治療,病痛發作的時候,他也不會大喊大叫,而是默默忍著,待人接物的態度也變了。
醫生為老人的變化感到高興。
但醫生發現一個令人不安的事情。每個周末,每當女孩離開時,老人就會取出一些錢,交給女孩。而女孩總是欣然接受,並說:“謝謝爺爺。”
醫生怕自己去幹涉,會讓老人不高興,一直忍著不說。一個月後,老人不行了,幾次昏迷。在一次昏迷被搶救過來後,老人托付醫生:“女孩太可憐了,希望醫生能幫助女孩完成學業。”不久,老人就去世了。
醫生知道女孩欺騙了老人,因為女孩的家境很好,上學根本不成問題。有時候,她是由父親的私家車載著來的。但醫生不明白女孩為什麼要欺騙老人,接受老人的錢。
又一個周末到了。
女孩再次出現在臨終關懷醫院,醫生告訴她,老人已經去世了。女孩很悲傷地流淚了。她取出500元錢,對醫生說:“老人一直鼓勵我好好上學,他還給我錢,讓我不要輟學。”
醫生聽了,感慨萬千。原來,老人一直以為自己幫助了一個貧困孩子,以至於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重新找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深深一躬
郊外的一個別墅小區裏,有一位老花匠。老花匠每天種花、澆花、修剪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服務的對象,是這個城市裏最有身份和地位的人。那些人腰纏萬貫,一呼百應,每天開著轎車往來於城市中心和這個別墅群之間。那些人腳步匆匆,左右著上海前進的步伐。老花匠則不緊不慢,穿梭在花叢之間,樹枝之下。
他向西裝革履、高貴優雅的先生女士們微笑、點頭,甚至還和他們打招呼,那些人很有禮貌,對他的問候總是報以矜持的微笑。但老花匠明白,自己和人家永遠是兩個世界的人。他不知道那些人在忙些什麼,想些什麼,自己隻是一個從鄉下到城裏來打工的人,沒資格認識他們。自己隻要照料好每一塊泥土,讓泥土上的鮮花愉悅那些匆忙的人,就足夠了。
有一天,老花匠倒在了泥土上。他得了急病,昏迷過去。保安趕緊報告物業公司的經理。“老花匠病了,需要送醫院,現在他身上沒有一分錢,請大家伸把手吧!”小區的廣播裏立即播出了這個消息。一些門打開了,一些急匆匆的腳步停下了,就在等救護車的幾分鍾裏,一張張票子揣進了老花匠的兜裏。
幾天後,老花匠順利出院了,從鄉下趕來的女兒把他扶回小區。那些西裝革履的業主,見到他,依然矜持地對他笑笑,和他擦肩而過。但老花匠感到自己和他們不再有距離。他找到物業經理,找到保安,要謝謝那些解囊相助的人。可是,沒有人能提供一份名單。顯然,也不能挨家挨戶敲開門去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