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韓樞密、司馬太傅,一眾百官文武,齊齊下跪同奏:"聖上,陸國母乃恭儉賢淑,懿德素著。況君後乃天下臣民之父母,豈因些小言語過犯即行誅戮?豈不有傷國家仁厚之基?懇乞聖上準臣下所奏,則國家幸甚,仰藉天恩矣。"天子見眾臣齊齊下跪保奏,怒氣略減,隻宣:"眾位卿家平身。朕思君臣有義,父子有恩,寡人豈有不知?但他身為正陽昭院,統禦六宮,母儀天下,豈容當殿失禮,又隻知父女親情,不理君臣之義,應該死罪。茲今看眾卿情麵,暫禁冷宮,命獄官看守,兩名宮女服侍。倘產下太子,複住昭陽;生下宮女,不許相見。"陸後含淚進回內宮。
當日陸太師缺了,加升參知政事呂公著為上柱國左班丞相。
這呂公著乃呂蒙正之後,呂夷簡之子。呂相謝恩。又傳天下各省拿捉陸鳳陽回朝,因他私脫逃出,審詢未明,害及老親。
文武官員拿解回朝者,官上加官;軍民解到,官封四品;不受爵祿,恩償白金五萬兩。倘有包隱,一同治罪。是日退朝,天子進至西宮。龐妃接駕,小心侍禦,也不煩提。
次日頒旨,封西宮龐氏為昭陽正宮,禦賜斬妃龍鳳劍一口,專察官中罪犯,任憑先斬後奏。龐妃謝恩領旨。龐國丈一門顯耀,喜色揚揚,也且慢表。
有一兵部尚書姓寇名元,乃先帝真宗丞相寇準之曾孫。當日見朝廷溺愛不明,今將陸國母貶罰在閑宮,心下惶惶。是一天,改裝帶了二仆知會了守禁官吳進,暗暗進內,命官女稟知。
陸後娘娘傳命兵部進見。當時寇元朝見,山呼畢,陸娘娘含淚曰:"老卿家體行大禮,難得賢卿有此念心。今特來見哀家,有何商議?"寇兵部曰:"臣啟娘娘,自前數天聖上不明,將老太師賜死,一言不合又貶罰娘娘。思來聖上不過一時之怒,豈不念元配之恩?況娘娘現懷龍妊,將來不日自複昭陽正位,仰祈娘娘須要保重貴體,不必傷懷,猶恐有傷龍胎,伏惟準依老臣勸奏。"陸娘娘聽了,含愁呼:"老卿家金石勸言,哀家自當銘內。隻如今昏君用奸退賢,將來江山必擾動。惟吾所懷,未知男女。倘產女孩,昏君有旨在先,不許相見。想來福不重來,禍有疊至,豈預必脫此冷宮苦度?況奸妃目下亦已懷妊,豈不心懷妒忌?老卿有此念及盛心,哀家即死在九泉,也既沾大德矣。且自請回,不必為吾過憂。"寇兵部聞言淚下,呼:"娘娘且保重加餐。倘產下太子,老臣自有設方,但須留心,猶恐奸妃差人打聽暗害。今老臣辭回。"陸後含淚應諾。
寇爺轉出,說知司禁官吳進:"但娘娘產下太子,即可報知。"吳進諾諾應允。但這禁官乃係寇元昔日家人,故寇爺不疑,直與他商議,說知不妨。況且吳進在寇府中十餘秋,寇兵部日久知他一向忠誠,正直之輩,故力托此秘密事情。當日辭駕出冷宮。未知怎生救得太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