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寫情(2 / 3)

內家輕功以吐納打坐,煉氣行功,其理玄妙,除有恒心苦練外,尚需有較高的悟性。除內家輕功外,古時習武之人練的輕功雖方法各異量歸結起來,不外乎頂功和鐵錫碑兩種。所謂頂功,即垂手直立,用腳前掌向上跳,此練彈勁,不可屈膝,不可用拙力,多練則可增身體的汲取功,把體重提向頂部,不使下沉。這與一般飛機的發動機安裝於機首,恐屬同一原理。但人無羽翼,若無強勁的內氣與地心引力相抵斥,則難以在空中作片刻停留,更談上不淩空飛行。此為頂功練法不如內家輕功之處,所謂鐵錫碑,即用錫瓦鐵衣附於身上,按一整套的程序練功。本來人身重於空氣不知有多少倍,為何反加上許多重物而求身法的輕靈呢?這是因為,如果僅以自身的重量練功,開始固然不覺得沉重,但練久也不會覺得輕鬆。正如現代體育中的跳高、跳遠運動,經過刻苦鍛煉,成績雖能逐漸提高,但卻達不到輕的境界。所以輕功練法,必須先在體重之外又加上各種重往返,這樣一開始就感到很沉重,但經過艱苦鍛煉,就會逐漸適應而不覺沉重。一旦去舊附加的身外重物,自然就頓感十分輕,行走奔跳也會非常的舒適和迅疾。輕功練成之後,竄上縱下如飛菩落葉,在平地行走,則步履輕疾,不揚微塵。隻要腳下有一點憑借之物,借得些微承受力,就可履其上如平地。古時相傳的草上飛、雪上飄、水麵飛行等,皆是僅憑微小的借力。若腳下全無憑借,鐵錫碑功功夫練得再高深,也難淩空而行。

練頂功和鐵錫碑者,在運用輕功之時,一方麵須將內氣運至頭頂,使全身重量都提到上部,這樣隻要腳下稍有憑借也可行於其上。另上方麵行動又要求迅疾,使其勢連綿不斷,若稍一遲緩,則氣不吸力,力自下沉,力下沉則身體複重如常了。

在毅力上,習練輕功要有超出常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練習輕功(特別是頂功和鐵錫碑練法),自始至終,至少要10年左右的時間,其中之艱難困苦,非常人所能忍受,如果沒有堅強的意誌和毅力,是不可能練成功的。正因為條件之嚴,練功之苦,故輕功習之者少而成之者更少。

輕功初級功

習練輕功,特別強調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最基礎處起步,由易到難,由淺而深,老老實實地按步驟進行,不能擅自跨越某一練功步驟,此其一;其二,每日練功,在強度上也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一口吃一個胖子,不顧自己身體的承受程度而接命加大練功量。貪功冒進往往損傷身體而練一日養十日,欲速反而不達。循序漸進,是每個練功者要時時把握的一大原則。

輕功初級功由跑步、跑樁、跑磚、頂功幾個練功層次組成,其目的在於鍛煉腳步的輕穩和身體的浮勁。

一、跑步

跑步功夫可為輕功的基礎之基礎,此步功夫少年八九歲左右就可開始練習。

⒈跑前準備:

準備活動的內容可以自己編排。一般先由走至慢跑幾分鍾,再做些徒手體操、將上肢、軀幹、腿和腳都做充分的活動,特別注意轉動脖子、腰、膝和腳部。準備活動進行10~20分鍾,以全身發暖微微出汗度。然後可立即做跑步練習。

⒉跑時兩腿的動作要領:

練習跑步注意兩腿的動作很重要。跑步時從前腳觸地點到身體移動重心線下,這階段稱重心腳著地緩衝階段,這個階段身體對前下方的地麵造成壓力,因而產生一個向後上方的支撐反作用力,阻礙人體的前進。盡量減少這個阻力的辦法就是腳的著地點要離身體重心射影線近一些,腳著地後膝關節迅速彎屈,作好緩衝動作,以減少這個階段的阻力。

由腳移到身體重心射影線下,到腳離開地麵,稱為後蹬階段,這是形成向前跑的主要動力階段。此階段的要點是後腿蹬直,髖、膝、踝三個關節應充分伸展,由此獲得向前的推力。

兩腿是義叉運動的,當一條腿後蹬時,另一條腿則向前擺,前擺動作和後蹬動作同時進行。前擺的要點是方向要正,並帶動臀部向前。

後腿蹬地後,人體就騰空而起,在騰空階段,動作要放鬆,讓身體隨著慣性向前。在整個跑步動作中,後蹬腿的肌肉積極收縮,而在腳落地的緩衝和騰空階段,肌肉要盡量放鬆,這樣就能跑得更輕鬆、更快、更遠。

⒊跑時腳著地的要領

跑步時腳著地一般有三種情況:腳掌先著地;腳跟先著地;全腳著地。三種情況,應該采用哪種呢?我們有必要先了解腳的結構特點。

除少數人的腳是扁平之外,大多數人的腳是弓形的,有所謂的“腳弓”。腳弓由主要由骨骼和韌帶組成,其結構象個拱橋,能承受巨大的壓力,堅固而富於彈性。腳部還有很多關節,關節裏的軟骨和韌帶副於彈性,跑動中能緩解外力的震動,從而保護人體不受損傷。

跑時用腳跟先著地的話,由於要腳跟需滾動腳前掌才能進行後蹬,需要一個過程,影響了前進速度。又由於用腳跟著地,足弓的緩衝作用發揮不出來,產生較大震動,容易引起膝關節的損傷,更會引起大腦和內髒器官受到震動而損傷,所以一般跑步都不會采用腳跟著地的方法。

腳前掌先著地是較好的方法。在腳的各個部位中,腳骨和韌帶集中在腳的中部和前部,腳前掌寬而薄,彈性較好,以腳前掌先著地,可維持身體平衡,緩衝外來的震動和阻力,所以跑步練習以腳前掌先著地為好,開始可能較費力,可先用全腳掌著地,練習一段時間後,再逐漸采用腳前掌先著地的方法練習。

以腳前掌先著地的方法練習一段時間後,還要更上一層樓,改為僅用腳尖點地而跑。隻有這時,才具有初步的輕功練習特點。因為用腳掌著,步伐踏實,而踏實則身體就能輕靈;用腳尖點地,則步虛,步虛則身體易輕靈。當然腳尖點地而跑,難度很大,隻能循序漸進。

二、跑樁

跑樁是輕功初級功的第二步,分跑馬樁、九宮樁、梅花樁幾種。

⒈馬樁

當以腳尖點地跑的練習進行約半年之後,就可進入馬樁練習了。

馬樁的製作:以長2尺左右,直徑2寸左右的圓木,根據自己步伐大小一步一樁,一字直行排開,至少二三十根,條件允許可直排數百米遠近。

對於平時隻在平地奔跑的人來說,初上樁,其難度是非常之大的。樁麵很窄,跑時隻能用腳尖,著力處非常小,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踏空,初時,可先練習樁上行走,由慢走到快走,再過渡到跑,同樣先慢到快,循序漸進。練跑之初非常困難,一個月左右可稍熟悉,如苦練半年一年,就是閉上眼,也不會踏空。

九宮樁

九宮樁是一種有奔跑次序的樁式。用與馬樁相同的樁木九根,按九宮方位埋好,練習時從一宮到九宮,又從九宮到一宮不斷循環於九根木樁之間,速度也是由慢而快。(九宮樁排法:九根樁分別編號為1~9,由北到南三排每排三根,我們麵對北方,次序為:5.1.7;6.9.3;2.8.4。)”

看到這裏,秦斷崖站起身來,竟然比劃一翻,這是怎麼搞的,是中國與九世大陸不一樣,還是說,自己在中國,根本就沒有異能?

也許任何一個人,秦斷崖是指任何一個中國人,也就是現代人,到了九世都可以練異能吧?如果真是那樣的話,秦斷崖會覺得很沒麵子的,因為之前,秦斷崖一樣都覺得,自己天生能人,才會在九世有那麼多的追隨者,才會被認為是少宗主的呢!

秦斷崖這一比劃,若來了譚小強與眾多士兵的觀看,覺得,秦斷崖太不正常了吧?秦斷崖對著大夥笑了笑,坐在電腦旁邊,接著看了起來:

“梅花樁

所用樁木與上同,在土中釘成梅花五瓣的形狀,每五根樁為一組,多則六、七組、,少則三、四組。跑梅花樁,不同於馬樁的直來直去民不同於九宮的從一而九從九而一的規定路線。馬樁隻有前進之法,九宮雖較馬樁靈活,但線中有一定的規矩。跑梅花樁則前後左右隨意奔躍,既鍛煉腳步的輕靈,又可練習躲閃騰挪,輕如狸貓,敏似猿猴之功。梅花樁難度很大,需經長期苦練才能純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