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液壓支柱不能代替頂溜器。在使用規範中明文規定液壓支柱不能代替頂溜器,但是在作業現場,工作人員為了圖省事,經常違規操作,結果是造成液壓支柱發生彎曲變形等損壞現象。
3.1.3 正確使用三用閥。不同的支柱有不同配套的三用閥,錯誤地使用三用閥的事例主要有:(1)管理混亂,胡亂配套,隨意搭配使用;(2)三用閥的安裝位置出現錯誤,影響支柱的正常卸載;(3)培訓不夠,工人對溢流現象認識不足,當發生溢流時,第一反應是擰緊螺絲,導致三用閥出現故障,嚴重者會因為支撐力過大而發生冒頂事故。
3.1.4 合理選擇與放置支柱。選擇液壓支柱一定要注意洞壁岩性與礦壓,不改變頂板岩性和礦壓是最基本的選擇要素。(1)在放置液壓支柱的時候,在考慮足夠的支撐力的同時,對承載均勻度、初撐力均勻度都要認真考慮;(2)在安置頂蓋的時候,應該避免出現頂蓋受力不均勻的情況,要保證頂蓋的3個彈性圓柱銷受力均勻;(3)在進行回柱操作的時候,要先降柱後回柱;懸掛擋矸簾,防止矸石砸壞支柱;嚴禁使用鋼釺、鎬頭等敲擊支柱,以免損壞三用閥;當支柱被壓死的時候,不能使用絞車、機械、炸藥等強行拆卸,應該先做好臨時支柱,再使用挑頂或臥底的方法撤出支柱。總之,不合理的放置行為容易造成設備損壞,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必須嚴格禁止。
3.1.5 選用合格的乳化液。為了保證支柱能夠正常工作,乳化液必須在濃度、防鏽、潤滑、防腐等方麵達到規定標準。有些煤礦,尤其是小煤礦,為了節省成本,使用低濃度、除雜不徹底、變質的乳化液,甚至是使用清水代替乳化液。這些都會對液壓支柱造成鏽蝕、磨損、密封橡膠老化等傷害,留下諸多生產安全隱患,所以必須按規定選用合格的乳化液。
3.1.6 保持支柱內腔清潔。外界汙染主要是從單向閥進入支柱內腔,汙染源包括不合格的乳化液、粉塵、煤渣、汙水等,各種汙染物會對密封橡膠圈、閥門、支柱等造成損害。避免汙染的有效辦法:(1)保持乳化液泵箱內外清潔;(2)使用合格的乳化液;(3)在注液前衝洗幹淨三用閥周圍的汙染物。
3.2 外注式液壓支柱的維護
對外注式液壓支柱的維修維護一定要嚴格按照《液壓支柱維修規程》進行操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三個主要弊病:
3.2.1 零部件清洗不仔細。有些汙染物會被乳化液衝入支柱深處,在定期維護和不定期的維修中,工人為了趕工期、圖省事,對這些部位的零部件不做徹底清洗,留下安全使用的隱患。
3.2.2 拆卸不合規範。隻拆底座,不拆手把體,這樣的操作容易造成柱頭劃傷油缸內壁,導致密封失效;不拆手把體,就不可能徹底清潔保養,時間一長,導致鋼絲槽鏽蝕,影響手把體自由旋轉功能。
3.2.3 不更換防塵圈、導向環等膠墊。在維護維修的時候,對密封圈的更換是比較注意的,但是對於防塵圈、導向環的及時更換率就不是很上心了。起因是有些員工往往會認為:這些隻是起到隔離與增加摩擦的作用,不涉及泄露乳化液、潤滑油的問題,換不換不要緊。結果造成環圈破損,起不到防塵和防止機械劃傷的作用。
以上這些弊病,多為工作責任心不強、專業知識不足、工作不認真而導致。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加強業務培訓,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弊病的發生。
4 結語
總之,隻有建立在充分認識了解液壓支柱結構與工作原理的基礎之上,才能對液壓支柱的使用和維護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發揮其應用功效,對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煤炭生產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壽昌,王位輝,張朝樣.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液壓工作原理圖的研究[J].煤礦機械,2011,(9).
[2] 李寧.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的結構特點及管理措施[J].煤礦機械,2008,(4).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