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虎爺(1 / 2)

玉門關。

大順朝神武年間,設置安西四郡,就有此關。有人說是因為自西域運輸玉石到長安需經此門,久而久之,稱其為玉門關。也有人說因為聖武將軍在城門上鑲嵌了巨大的玉石,指引沙漠中迷路的軍隊,所以叫做玉門關。

玉門關內,軍卒,流放人員同土著雜居。

異族被驅趕至沙海中心,不敢南望。

玉石產業有三大家族,乃是‘白’‘苟’‘趙’三家。

白家最是強悍,苟家和趙家加起來也抵不過白家。

幾年前,關外白家投奔,使得玉門關白家如虎添翼,玉石生意中更是隻手遮天。

趙家一族,本自冀州遷徙至玉門關,燕趙遺風猶存。怎奈男丁凋零,寡不敵眾,漸漸落了下風。

如此一來,此消彼長,不期望前兩年,白家忽然觸動大批人馬,血洗趙家。隨後又與苟家聯姻,控製住了整個玉石生意。

趙家的三公子趙元豪俠仗義,結交江湖中人,其子趙秦為人所救,藏匿於百裏外陽關一個玉石雕刻工匠家,逃過一劫。

工匠聽聞趙家覆滅,怕被白家排擠,害死趙家骨血。千方百計將趙秦托給了一位隱士,自己悄然去了長安謀生,可憐人未出並州境內,就身首異處了。

小小趙秦,不過五歲年紀,所托之人已轉換不下十次,嚐遍了人間的辛酸苦辣,卻固守本心,堅韌如百煉鋼絲。

這一日,趙秦獨自一人去街心沽酒,經過停雲路,聽見打鬥聲。

原來是一座高大院牆後,伸頭探查,卻看見巷子內,一老人被城內無賴拳打腳踢。

思考片刻,悄然轉身去街上叫來一群人,嚇跑了一群無賴。

眾人誇獎了小趙秦一番,將老人送到醫館。

這一來二去,就忘記給郎中沽酒了。

等到沽酒回去,卻見客棧空空如也,哪裏還有郎中的影子。

問起老板,老板罵罵咧咧,說還欠著房錢,人卻走了,拽著趙秦要房錢,卻被眾人說情,放了走開。

趙秦眼淚汪汪,拎著一壺酒在街上匆忙趕回酒店,欲要將這酒賣掉。去那酒店,因為老板家中老父病故,早打烊了。隻好忍饑餓,滿城漫無目的走。

塞北九月,秋冬時節,天如灰鐵,竟然下起了細細密密的小雨,寒冷異常。偌大一個街,空無一人。

趙秦隻好先找一個躲避風雨的地方。混跡市井,自然知道大覺寺和城隍廟是可以躲雨的。

於是獨自朝著城西邊走了過來,七彎八繞,不知不覺又走到了停雲路。才發覺,自己壓根就不知道土地廟和城隍廟在哪裏。呆呆的坐在一戶人家的牆根下,默默的哭泣個不停。

“小娃娃,是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啊?”

頭頂上的小雨驟然停歇,一個空蕩蕩的袖子垂了下來,在趙秦的麵前晃蕩著。

趙秦抬起頭,看見了滿頭華發的老爺爺。竟然是白天自己帶人救起來的老爺爺!

“爺爺,是您啊。我找不到去城隍廟的路,有點著急。”

老爺爺順勢坐了下來,左手掏出一個白麵饅頭,朝著趙秦晃動著。

“我看你是餓了才著急的吧?!不回家去城隍廟做什麼啊?”

獨臂的老爺爺伸手刮了一下趙秦的鼻子,看著趙秦漆黑的雙眸,溫柔的問著。

“我沒有家。我家裏的人都死了。”

趙秦這幾年漂泊下來,遇見過無數人問自己,自然也摸索出來如何回答最好。

“是吧,爺爺也是啊。爺爺所有的親人都死光了,現在爺爺自己也快死了。”

老爺爺自己拿出一塊發黴的硬饅頭啃著,兩個人坐在屋簷下看著雨滴漸漸落下。

“爺爺也沒有家了啊,我們真是可憐。等我我長大了,就會有家,到時候爺爺就去我家,好不好?要不一個人,好可憐的!”

“好好好,爺爺可記住了。等你長大了,就去你家!”

趙秦拿出自己的酒壺,遞給了爺爺。

“喝酒吧,義父說一醉解千愁,您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