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個過去……(2 / 2)

更加誇張的是,原本是廚師的母親居然成了起點的一位還挺有名氣的言情作家!

我偶爾看過母親發布的幾本單行本,在我這個受到前世各種版本的小說薰陶下的人看來,五個字--滿滿的套路!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我迷惘了,直到我接觸網絡後……

這是個平行世界,世界線和我的前世大致的方向並沒有改變:有母係氏族,也發展到了父係氏族,也有倉頡造字,也有傳說中的黃帝和炎帝,有堯、舜、禹也有夏、商、周,有春秋也有戰國,有秦漢也有魏晉南北朝,有隋唐也有宋元明清,有民國也有紅國。

隻是其中的改變雖小卻足以影響整個大局。

比如:從秦朝開始,造紙術就達到了巔峰(也就是都可以造出衛生紙了)至於當時的技術是怎麼達到,不得而知(這個世界上的史書並沒有記載)

然後到了漢武帝時,就出現了印刷術,同樣達到了巔峰,同上個問題一樣不得而知。

到了魏晉,指南針也出來了,這個就沒什麼可說的了,關鍵是在這個時間段,銀行出來了,也就是全國發行了紙幣,到了五胡亂華的時候,並沒有以前那種快要把北方大地的炎黃子孫殺絕種的情況出現,也沒有曆史上的南遷。隋唐的時候出現了火藥,隻不過隻是用來放煙花的,而且炒菜也在這時候出現了;到宋朝時,炸藥包和冬天的伴侶:火鍋出現了;元朝滅了高句麗,也就是後世的韓朝半島,大批量的製造炸藥包;明朝就多了,特別有影響力的就是出現了軍校,廢除了科舉的八股文(這裏的八股文在隋朝時就沿用了)沿用了後世學校的小、中、大的製度;清朝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建立者不是滿族,而是純正的炎黃血脈。

至於後麵的民國、日本侵華什麼的,它們的改變就不一一贅述了。

這些是曆史中的改變,日常中的改變也有很多,比如:漢服成為中國的民族服飾,四大名著隻有兩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而且還不為人所知。

還有看雜誌的人要遠遠多於網絡,當然也許是網絡還沒有完全興起的緣故。

對於曆史的小規模改變,我沒什麼特別的看法,畢竟多活了一世,心智早已經成熟的不能再成熟了!

有人說,像前世網絡小說中各種穿越橋段,改變世界?

我表示:世界六十多億人,有的是人,為世界的發展奉獻。

而我隻想好好學習,和可愛的親妹妹一起彌補未來的遺憾。

美麗的星空下,我站在家門前,首先定個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