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重的東西學會輕輕放(2 / 2)

當然,一個生意好做,就會有無數的人來做,所以,雖然人流量多,但是競爭也相當激烈。來此地旅遊的人,往往不知道該買哪一處的東西,也不知道去哪家飯店吃海鮮是最劃算的。

有兩個生意人就想了一個好主意,他們知道因為利益的關係,所以海鮮飯店與工藝品銷售商自賣自誇是沒有用的,他們就開始嚐試互相誇讚。

當顧客在海鮮店吃完海鮮,聊起要買些工藝品的時候,老板就會隨意地推薦固定的那一處工藝品銷售處。而這家銷售工藝品的老板也很夠意思,顧客選完工藝品要走的時候,他也會淡淡地提醒顧客可以去這家海鮮,這家店的價格公道、味道好。

如此,人們常常覺得這種推薦是真誠的,是因為自己在此處消費才得到老板的推薦,兩位老板正因為不是直接給自己創造利益,所以態度都沒有那麼熱情,這更加讓人感覺踏實、輕鬆、放心。兩家的生意都越做越好。

沒有什麼重到你放不下:

平常,人們往往看起來心理素質的差距都不太大。

遇到事情的時候,這種巨大的差距會立即把人分出層次來,還會被別人迅速摸清你的底牌。

很多年前,我的領導要選一個業務主管,李清和劉遠同時麵對競爭上崗的問題,李清比劉遠更有資曆、更有人緣,還有重要的一點是,李清的學曆是研究生,而劉遠是大專生。麵對這次競爭,李清非常“用力”,顯然他不想掩飾自己對新職位的向往,甚至多次有些直白地表示願意帶團隊,好好幹。

領導最終還是選了劉遠。

雖然我也很好奇、很想知道原因,但一直沒敢提,直到有一天領導沒有避諱,在與另一個領導打電話的時候,他說起了原因。他淡淡地提到劉遠的優點,他說:“劉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大客戶發生了變動的時候,大家都很緊張,他沒有慌。”

這一點不慌張讓劉遠在領導心中的位置高了起來。

時隔多年之後,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我也常常提醒自己,慌是沒有用的,天大的事鬧起來也就那麼一段時間,不要迷信自己學習的知識,遇事不慌,能夠放下,才是一個人的素質。當一個人懂很多知識,又太想要一個東西的時候,往往思考得越周密,就越會怕犯錯誤,在遇到大事的時候,不能調整和控製。

要學會不慌張,放下一些事,例如,我有時候會開玩笑地提醒年輕人,當你今天感覺非常不想上班,狀態又非常不好,沒有請假,也沒有去公司上班,恰恰領導打來電話的時候,不要以為馬上打起精神,趕緊說,“我會盡快趕到公司”,就會讓領導感動,覺得你很敬業。這樣做適得其反,他馬上就猜到你沒有什麼業務在忙,沒有忙什麼正事,而是在“偷懶”。

你要鎮定地表示,真的有些事情走不開,問領導能不能改天再溝通具體的事情。這樣說,即使你不再去撒謊說你是為什麼事而忙,領導也會在心理上認定你在忙一些事,從而理解你。

一句話回味:

能將重的東西輕輕放下,意味著你具備駕馭重物的能量與操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