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人性三十二 衝動:衝動是地雷 (2)(2 / 2)

牧師不快不慢地說:“你的怒氣還沒有消退,等你心平氣和後再說吧!正好我昨天的事情還沒有辦完。”

接下來的幾天,農夫沒有再來找牧師。有一天牧師在前往布道的路上遇到了他,他正在農地裏忙碌著,心情顯然平靜了許多。

牧師問道:“現在你還需要我來評理嗎?”說完,微笑地看著對方。

農夫羞愧地笑了笑,說:“我已經心平氣和了!現在想來那也不是什麼大事,不值得生那麼大的氣,隻是給您添麻煩了。”

牧師仍然心平氣和地說:“這就對了,我不急於和你說這件事情就是想給你思考的時間讓你消消氣啊!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在氣頭上說話或行動。”

很多時候怒氣會自然消退,稍稍耐心等待一下,事情就會悄悄過去。

人是感情的動物,表達情緒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控製地任意表達,就成了一時衝動的宣泄,而此時衝動者就成了一個最軟弱、最容易被打敗的人。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忍耐和堅持雖然痛苦,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的確,忍耐一下,三思而後行,衝動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學會舒緩衝動,是高情商的一大表現。養身貴在戒怒,戒怒就是養怡身心,盡量做到不生氣、少生氣,思想開朗,心胸開闊,寬宏大量,寬厚待人,謙虛處世。這樣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也利於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思想水平,於人於己都有益而無害。

一味的忍耐不能真正消除衝動的威脅,應該在怒氣爆發之前利用自我的控製力,在內心將這種惡性的情緒轉化到良性的軌道上來。

冷靜收獲從容人生

1915年,小洛克菲勒還是科羅拉多州一個不起眼的人物。當時,發生了美國工業史上最激烈的罷工,曆時兩年。

憤怒的礦工要求“科羅拉多燃料鋼鐵公司”提高薪金,小洛克菲勒正負責管理這家公司。由於群情激奮,公司的財產被破壞了,軍隊被要求前來鎮壓,因而造成流血。

當時的情況令民怨沸騰。然而,小洛克菲勒後來卻贏得了罷工者的信服,他是怎麼做到的?

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幾個星期結交朋友,並向罷工者代表發表談話。那次的談話可稱之為不朽,不但平息了眾怒,還為自己贏得了不少讚賞。演說的內容是這樣的:

這是我一生當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有幸和公司的員工代表見麵,還有公司行政人員和管理人員。

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很高興站在這裏,有生之年都不會忘記這次聚會。假如這次聚會提前兩星期舉行,那麼對你們來說,我隻是個陌生人,我也隻認得少數幾張麵孔。

由於上個星期以來,我有機會拜訪整個南區礦場的營地,私底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談過。我拜訪過你們的家庭,與你們的家人見麵,因而現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說是朋友了。基於這份互助的友誼,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討論我們的共同利益。

這個會議是由資方和勞工代表所組成,承蒙你們的好意,我得以站在這裏。雖然我並非股東或勞工,但我深覺與你們關係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說,也代表了資方和勞工。

多麼出色的一番演講,這是化敵為友的最佳藝術表現。

假如小洛克菲勒在那種非常的場景下缺乏冷靜,與礦工們爭得麵紅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話罵他們,用各種理由證明礦工的不是,想想結果會如何?隻會招惹更多的怨憤和暴行。

隻有冷靜的人,才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才可以“終成正果”。

冷靜是智慧美麗的珍寶,它來自長期耐心的自我控製;冷靜是一種成熟的經曆,來自於對事物規律不同尋常的了解。一個冷靜的人不會在任何事情麵前大驚小怪,而會在大風大浪中如岩石般屹立於海岸,巋然不動。保持冷靜,就會擁有處變不驚、泰然自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