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希婭盯著講台上高大挺拔的身影,男人英俊地講述,犀利的目光掃過教室每個角落。
她確定北挽君以前沒有做過老師,可他從登上講台的那一刻,就好像一個曆經課堂的資深老師。
“東羅馬帝國以拜占庭為中心,孕育出東方色彩的拜占庭文化。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之後,希臘進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直到1832年,希臘才正式宣布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希臘與同盟國交戰,獲得愛琴海地區的部分領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意兩國輪番侵略,希臘雖有反擊,終究抵擋不住德軍的攻勢,曾一度遭到德軍占領。二戰後,希臘則開始國家的新建設,1967年,則發生政變,實權落入軍人手中,1974年,希臘政治又做了一次大變革,軍人政府改為民選政府,召開國民會議,廢除王製,成立新的共和政體。”
“歐洲新石器時代,是在前7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革命開始影響到當時的巴爾幹半島與希臘地區。約西元前二十世紀,來自於北歐的印歐民族,愛奧尼亞人、亞該亞人、多利安人等等,這些民族自稱為希倫人,他們進入愛琴海一帶,並且移居此地,向愛琴海沿岸的民族,學習與吸收他們的文化與知識,希倫人因此逐漸文明化,並且趕走原居於愛琴海沿岸的民族,成為希臘人的祖先。”
伊希婭臉上露出佩服的顏色,沒想到北挽君懂得這麼多,不用看書都能將整個希臘的曆史講述下來。
翻開筆記,發現哪裏還有不足的地方,趕緊又記下來。
“希臘青銅時代的前期之米諾斯文明。米諾斯文明是愛琴文明中最早出現的,活躍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700年一直持續到約前1450年。現今人們對於米諾斯人知之甚少,甚至連這個名字也隻一個是現代的稱呼,其稱呼來自傳說中克裏特島的國王米諾斯。他們被認定屬於前印歐民族(pre-Indo-European),而他們的語言米諾斯語(Eteocretan)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讀的線性文字A書寫。他們主要以海上貿易為生。貿易是米諾斯的主要經濟來源,地中海東部地區都曾發現來自於米諾斯的工藝品,譬如印石。出產自希臘、土耳其、愛琴海諸島、埃及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金屬製品也曾在克諾索斯遺址發現。考克學家在克裏特島上也發展種類繁多的大型壇罐。這些壇罐是用來收藏橄欖油和葡萄酒的器具,橄欖油和葡萄酒是米諾斯人的主要出口產品。
除此之外,木材、羊毛紱、陶器、珠寶、刀具、香水以及藥品也都是他們的出口產品。
雖然他們式微的原因不詳,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最終為希臘大陸的邁錫尼人所入侵和統治。”
北挽君講得絲毫不差教授的氣勢,甚至比那些資深高達的教授講得更引人注目。
除了伊希婭認真聽講以外,就連一整節課打鬧著的花癡也都拿起筆記錄下來。
生怕伊希婭記不住,北挽君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將重要的時間、地址、名號,用龍飛鳳舞的字體映上。
“好帥,他講的真棒!”
“不會是新來的教授吧?”
“我倒是聽說曆史係要來一位教授,不會就是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