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是古埃及國王的尊稱,也是一個神秘的名字,它是埃及語的希伯來文音譯,其象形文字寫作,意為大房屋,在古王國時代(約前2686~前2181)僅指王宮,並不涉及國王本身。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圖特摩斯三世起,開始用於國王自身,並逐漸演變成對國王的一種尊稱。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後,成為國王的正式頭銜。習慣上把古埃及的國王通稱為法老。法老作為奴隸製專製君主,掌握全國的軍政、司法、宗教大權,其意誌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法老自稱是太陽神阿蒙-賴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
伊希婭側臉瞥望講台上碩長的身影,有一陣錯覺,男人那張溫和俊逸的臉透露著棱角分明的冷峻。
她皺了皺眉,反應過來時,發現那隻是她怔然間的幻想。
“法老站在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是神的化身,具有絕對的權威。古埃及人對法老的崇拜近乎瘋狂,僅僅是法老的名字就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官員們以親吻法老的腳而感到自豪。”軒轅子煜單手插兜,緩緩走下講台,邊述說著他所學的知識,如一陣清風飄過學生身邊:“埃及法老特權的象征物主要有第一個王冠,分五種:紅冠、白冠、‘阿太夫’冠、雙冠和藍冠。”
“紅冠:下埃及(北部埃及)的象征;白冠:上埃及(南部埃及)的象征;雙冠:上下埃及統一的象征;‘阿太夫’冠:宗教儀式中使用的王冠;藍冠:和戰爭有關,如拉美西斯二世在戰場浮雕中常常戴這種王冠出現。”軒轅子煜如一抹清風路過走道兩邊的學生,嗓音低沉富有自然之靈的磁性:“第二個是頭飾。最常見的是‘尼美斯’頭飾,即吉薩大斯芬克斯的那種頭飾。”
“第三個是權杖。‘赫卡’杖:古埃及文字中這個符號的意思是‘統治者’。‘萬斯’杖:古埃及文字中這個符號的意思是‘統一’。‘連枷’杖:通常和‘赫卡’杖一起使用,是亡故法老所持的權杖。第四個是眼鏡蛇。是法老的保護神,傳說它能向法老的敵人噴出火焰。”
“然後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木乃伊。”軒轅子煜嘴角勾著淡笑:“法老死後,其屍體被製成幹屍,即‘木乃伊’,放在金字塔內部的墓室中。金字塔即埃及法老的陵墓,它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結晶。金字塔大多建築於古埃及王國第三到第六朝統治時期(即公元前2800——前2300年)。埃及境內約有70多座金字塔,其中坐落在吉薩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為雄偉壯觀。塔高146.5米,繞一周約1公裏,占地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0000塊石塊砌成,平均每塊石頭重達2.5噸,其中最大的有15噸重。石塊之間無粘著物,全靠石身的重量緊緊地壓在一起。至今已曆時近5000年,塔基還十分牢固。胡夫金字塔的內部結構也相當複雜,恰似一個規模十分巨大的宮殿。”
“然而,圖特摩斯有感於先人的陵寢大都不免遭受盜墓人的侵害,把自己的陵墓同殯葬禮堂分開,這在埃及法老中還是沒有先例的。他的墓地距禮堂將近1.6公裏。他命依南尼在底比斯山西麓隱蔽的斷崖下,在那石灰岩壁上開鑿了一條坡度很陡峭的隧道作為墓穴,並將遺體(木乃伊)放在那裏。從此以後的500年間,法老們就不斷地在這個山穀裏,沿用這種方式構築自己的岩穴陵墓。後來希臘人看到那通往墓室的長長的隧道,覺得很像牧童吹的長笛,就把這種岩穴陵墓叫做‘笛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