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觸電應怎樣急救
遇到有人觸電,急救的人千萬不能用手去抱他或拉他,以免自己也觸電。應當立即以絕緣物(即不過電的東西,如木棍、繩子、膠皮手套、膠把鉗子等)將電源撥離人體(用力應猛而大),或用木斧子把電線砍斷;如開關、閘盒就在身邊,應首先關閉電門或拉開閘刀,更為安全。
如觸電者脫離電源後停止了呼吸,應立即送往附近醫院搶救,距醫院遠的,要馬上抬到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的地方,一方麵耐心地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直到蘇醒,一麵速請醫生救治。
皮膚如有灼傷,應保護好傷麵,免受髒東西汙染,然後請醫生換藥治療。
54.夏季歇晌、露宿應注意些什麼
夏季天氣炎熱,晝長夜短,所以中午歇晌或晚上睡都想找個涼快的地方(樹蔭、窯洞),特別是喜歡席地而臥。這樣很不好,因為,第一,不少小蟲也怕熱(螞蟻、蚰蜒等),往往也到這些地方活動或躲藏,可能會爬到人的耳朵裏;第二,地麵上的塵土、細菌不僅會沾到身上,還容易被吸到肺裏,如果是有側身睡、俯睡(臉向下)、張嘴睡習慣的人,就更加容易;第三,地麵經過太陽光的照射,下麵的水分被蒸發上來了,人體緊貼地麵睡,受到熏蒸之後容易得病。除此之外,還容易被蠍螫、蛇咬。
所以,在戶外歇晌或露宿的,最好鋪床或墊板,起碼也要把地掃幹淨,鋪張席子箔子,四周支上棍或磚頭,枕頭墊高些。如蟲子爬進耳朵,或被蠍螫、蛇咬,可按專業介紹的辦法處理。
55.挑剔食物有什麼害處
各種食物含有各種不同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分別對身體起不同的作用,有的使皮膚健康,有的使骨頭結實,有的使肌肉發達……挑這剔那,見了喜歡吃的就吃得很多,不喜歡吃的就吃得很少,或根本一點不吃。這樣很容易饑一頓、飽一頓。過飽能影響消化,經常不吃飽或餓著肚子,則得不到完全的養料,對健康都是有妨害的。所以,作父母的或護理孩子的人,不要當著孩子麵講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或者我不喜歡吃粗糧,他不喜歡吃羊肉等。孩子聽到這些,便模仿大人也學著不吃粗糧,不吃羊肉等。時間久了,便會養成挑剔食物的毛病,或偏食的壞習慣,以致引起某種營養缺乏的病症。
56.多大的孩子應該睡多長時間
睡眠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對孩子來說更為重要。年齡愈小,他的大腦皮質、神經細胞的耐勞力就愈小,因此就愈需要長時間的睡眠。這樣才能使孩子發育得好,心情愉快,精神活潑。不同年齡的孩子,睡眠時間的長短如下:
初生兒,每天除吃奶、換尿布以外,其他幾乎全是睡眠時間。
4個月的乳兒,每天應睡20或18個小時。
6個月的乳兒,每天應睡16個小時以上。
7至12個月的乳兒,每天應睡14個小時。
1至2周歲的孩子,每天應睡13個小時。
2至4歲的孩子,每天應睡12個小時。
4至7歲的孩子,每天應睡11個小時。
7歲以後,每天最好能睡10個小時左右。
小孩的各個組織器官都比較嬌嫩,生理機能發育得不完善,卻又貪玩好動,精力容易消耗,容易產生疲勞,午睡可以幫助機體內部機能獲得休整。所以,午睡對於孩子的健康和學習都有很大好處。必須幫助孩子養成這種良好習慣。
57.家庭中哪些日用品含有毒性物質
小兒學會走路以後,若大人照顧不周,可能有中毒事件發生。所以有一些含有毒性物質的日用品,都不應放置到小兒手所能取到的地方。如毒鼠藥、熏蚊子藥、油漆、化妝品、煤油、衛生丸、火柴等,都能引起小兒中毒。服食大量煤油可致昏睡、昏迷、發熱、腹瀉、抽風、皮膚青紫,甚至死亡。滴滴涕小量中毒時,有頭眩、頭痛、惡心、嘔吐,偶有皮膚出血;大量中毒時,可致吐血、神誌迷糊、抽風。爽身粉中含有硬脂鋅酸,能刺激呼吸器官的粘膜,因而促成肺炎,嚴重的能突然發生咳嗽、悶氣、皮膚青紫,在數小時內死亡。火柴頭中含有很多的磷,誤服後嘴裏有大蔥氣味、肚子痛、口渴、嘔吐。把吐出物放在黑暗處,能見光亮。發現中毒後,應立即送醫院搶救。這種中毒恢複極慢,有時經搶救雖脫離了急性危險,但由於肝髒已經受害,會出現全身黃疸,或流鼻血、皮下出血、胃腸出血(大便像膏藥油樣)等。
如果發現上述情況,應帶上吐瀉物,把病人立即送醫院,以便查明原因,及時搶救。
58.如何區別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
判斷大便是否正常,要注意其顏色、形狀、氣味、硬度,這些都與小兒的年齡、食物的種類有關。為什麼要注意大便呢?因為孩子小,往往不能主訴自己的痛苦,大便是幫助了解消化係統是否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屬於正常糞便的有下列幾種:
臍糞:出生3至4日內新生兒排出的大便為黑綠色粘稠糞。
人乳喂養兒糞:為金黃色均勻軟膏樣,有酸氣,每日2至4次。
年長兒的糞便是成形的,每日1至2次,黃色、氣臭。
不正常的大便有:
饑餓糞:量少,色深綠有粘液,見於母乳不足之小兒。
消化不良糞:一晝夜排糞約5至10次,為黃綠色水樣,帶有白色小塊和粘液,如搗碎的熟雞蛋,有泡沫。
痢疾:為粘液、血液及膿液糞,有腹痛及總未解完的感覺,一日10次以上。
肝炎糞:肝炎患者,頭幾天大便為灰白色,如豆腐渣樣。
血糞:糞便表麵有鮮血,可能是肛門裂或直腸息肉。若糞便如膏藥油樣,可能是胃或十二指腸出血,但要注意是否吃了鐵劑(如治療貧血用的硫酸亞鐵、枸櫞酸鐵等),或由流鼻血時咽下的血液引起。
59.月經來了應注意些什麼
許多婦科疾病,都是因為月經期沒注意衛生落下的,所以應從以下幾方麵去搞好經期衛生:
(1)要用可體、衛生的月經帶。月經帶如果不可體,不僅容易蹭髒衣服或流出的血直接汙染衣服,還容易使髒東西、細菌進入陰道,引起陰道或子宮發炎;如月經帶本身就不幹淨,這種機會就更多了。有些人,平時沒準備,月經來了,胡亂抓上一塊破布或舊套子、爛紙塞入陰道,都是非常危險的,應當堅決防止。
(2)要經常保持下身清潔。最好每天用溫開水擦洗一二次,為了防止汙水或細菌進入陰道,不應當在大池裏或坐在澡盆裏洗澡。
(3)勞動應適當。為了關心廣大勞動婦女的健康,領導人員應當堅決執行“調幹不調濕”的製度。另外,經期不要參加賽跑、遊泳或作其他劇烈運動。
(4)要注意冷熱。月經期間,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為了預防傷風感冒或其他疾病,春、秋、冬季要穿的暖和些;夏季保持涼爽。
(5)情緒要愉快、安靜。經期本來容易出現煩躁、情緒激動等現象,如不注意控製或自找煩惱,就會加重各種不舒服的感覺,或引起出血過多的毛病。
(6)要記住來月經的日子。這樣,一是可以推算出下次來月經的日子,事先準備好衛生紙、月經帶或安排活計;二是萬一月經沒準時來,是提前了、錯後了,自己心裏有數,如果是病,也好協助醫生診斷;三是婚後婦女便於采用安全期避孕的方法。
(7)在來月經的期間,忌吃生冷食物和辣椒、酒等刺激性強的食物,以免刺激血管擴張,引起大量出血。
(8)月經期間應多喝開水,多吃些青菜,以幫助消化,保持大便通暢。
60.怎樣鑒別月經是否正常
主要可以從時間、顏色、性狀三個方麵確定。
以時間來講,比如你的月經周期是28天,每隔28天月經就準時來了,那就是正常的;她的月經周期是31天,她的正常月經就應該每隔31天來一次月經。就是提前或錯後1至2天,隻要感覺沒啥,也還算是正常月經。但開始來月經的1至2年中,日子並不那麼準確,1至2年以後才能逐漸固定下來。如果月經本來很準時,突然錯的天數很多,就應當到醫院檢查。
以顏色來講,正常的月經一般都是暗紅色。如果是鮮紅、紫紅或清黃,都不是正常顏色。
以性狀來講,正常的月經稍帶粘性,裏邊間或可見白色粘塊,這就是掉下來的子宮內膜。如果又粘又稠,或清利如水,或血塊大而堅硬,都是有病的象征,應趕快請醫生檢查治療。
月經期間每天的出血量不是平均的,一般是頭一天和最後一天少,中間稍微多些。如果一下子出血過多,或自始至終出血都很少,也是不正常的,應當經醫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