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健康常識(九)(1 / 3)

219.家居裝飾要有益健康

現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家庭居住方麵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追求美觀舒適,甚至豪華考究,因此,花費大筆錢裝修、改造陳設,電視機越換越大,家庭電器越來越多。但是,許多人卻忽視了居室裝飾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在選擇裝飾材料,顏色協調、電視大小等方麵發生失誤,以至與家庭主要成員的生理、心理狀態不適應,甚至釀成不良後果。

除一些建築材料、電器用具會產生放射線或對身體有害的元素外,據醫學研究發現,不同顏色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暖色調(紅、黃、橙、黑)具有刺激性。如紅色,是一種刺激性很強的色調,有興奮神經中樞,加快心跳,促進血液循環,升高血壓等作用。因此,用紅色象征革命,有很大的號召激勵作用;在交通安全中以紅燈為危險信號,禁止通行,也有此理。不知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感受到,當長時間處於紅色環境中,人的神經會過度緊張,極容易發生疲勞,血壓也會升高。有的人看到紅色的血液,神經也會過度興奮、緊張而發生昏厥。

冷色調(綠、藍、紫、白),則會使人安靜。綠色是生命的象征,它柔和,使人感到安靜,舒適。當人處在綠色的環境中,就有助於減少疲勞,降低神經緊張度。在室內工作時間長的人,感到眼花繚亂時,看幾分鍾綠色植物,則有助於消除眼睛疲勞,保護視力。從事案頭工作的人,若能在工作室擺一兩盆綠色植物,對保護眼睛是有利的。因為幽靜的綠色環境,可通過人體的感覺器官傳導到神經中樞,調節改善機體各器官機能,有利於促進疾病的康複。

淺藍色,則能使人的緊張心情得到鬆弛,還可降低體溫1-2度,減緩心跳4-8次/分,藍色和綠色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根據不同色彩對人體產生的不同影響,在裝修居室、選購家具時,結合家庭成員的年齡、身體特點,以及健康情況,選擇不同的顏色,盡量使之協調一致。一般說,除患有精神抑鬱症和低血壓的病人外,最好選擇淺綠、淺藍色,白色也好,尤其家中有年老、患高血壓或冠心病的人,更應避免在室內陳設有強刺激性色調的東西,若能在室內擺設一兩盆綠色植物,會更有利於身心健康。

此外,因電視機的熒光屏放射出對人體有害的射線,購買電視機時,要根據客廳的寬大程度選購,不可越大越好,依科學數據說明,人與電視機的距離,最少不少於相當電視熒光屏尺寸的5—7倍。

220.衛生球不衛生

衛生球也稱臭丸,是由一種叫萘的化合物製成。萘有獨特的升華作用,即在常溫下可逐漸由固體轉變為氣體。所以,把臭丸放入衣櫃中,可以使整個衣櫃都充滿臭丸味,從而發揮防蛀作用。但近年來發現,長期接觸萘,可經過皮膚吸收入血而引起血細胞改變,導致貧血。還會引起中毒性肝炎和肝髒腫大。也有資料表明萘可有致癌作用。所以衛生球並不衛生,不要再用。如果確需對貴重皮毛衣物防蛀的話,建議改用樟腦餅(丸),它也具有升華和防蛀作用,且比衛生球好聞,呈半透明狀。據目前資料,還沒有發現像衛生球那樣的毒性。

221.殘茶不殘

飲茶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其益處也幾乎人人皆知,而喝剩的茶汁和泡過了的茶葉渣,其妙用卻並不為多數人知道。

要清除冰箱中的異臭味,不一定要用冰箱吸味器,置殘茶或渣於電冰箱的底層,便能消除異味,取得較好效果。

用殘茶渣做枕頭,冬暖夏涼,柔軟清香,又去頭火。尤其對高血壓患者、失眠者有輔療作用。

幹殘茶渣做鞋墊,可清除濕汗臭味,從而減少一些人腳臭的煩惱。

茶水可使鮮花延長花期,用茶葉渣培植的茶樹,花量多,花葉青翠亮麗,開的花特別馥鬱芬芳。

手指灼傷後,浸在殘茶中,可緩解灼痛感。

用殘茶擦洗鏡子、玻璃、門窗、家具、膠質板以及皮鞋上的泥汙,去汙效果好。

深色衣服上的油漬,用殘茶渣搓洗能去汙。

用茶葉水洗頭,久之,就能使頭發烏黑發亮。

煎過魚的鍋留有腥味,用殘茶渣洗滌,腥味可除淨。亦可把魚放在溫茶水中泡5—10分鍾後,再收拾,可大大減少腥味的擴散。

吃了生蔥、蒜以後,弄一些殘茶渣咀嚼一會兒,蔥、蒜味便能慢慢消除。

飯後可用喝剩的茶水漱口,可漱出有害微生物。讓茶水在口腔內反複運動,能消除牙垢,提高口唇輪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強牙齒的抗酸防腐能力。

有人將曬幹後的殘茶葉燃燒,可驅除蚊蟲。

殘茶加熱還可消除嗆人的煙味。

看到這些,您也許會既驚奇又高興。朋友們,殘茶並不殘,請不妨一試!

222.談大腦的“間歇性跛行”

如果發生了下肢間歇性跛行,那麼可能是得了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或老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醫學上所稱的“短暫性腦缺血”,有時也被稱做大腦的“間歇性跛行”。

大腦的“間歇性跛行”的特點是:起病突然,曆時短暫,恢複迅速。常表現為某種神經功能的突然缺失,持續數分鍾或數小時,在24小時內完全恢複而無後遺症;發作次數頻者一日多次,少則數周、數月甚至數年才發作一次。絕大多數患者沒有意識障礙,不失去知覺。典型的短暫性發作有3種情況:

(1)單側肢體輕癱,自覺肢體忽然軟弱無力,不能活動,通常以上肢和麵部較重;

(2)短暫的單眼失明或單眼黑朦;

(3)短暫的失語或語言含糊不清。

這三個症狀可單獨發生也可兩個同時發生。這種短暫的、可逆性的、反複發作的腦缺血就是大腦的“間歇性跛行”。

引起大腦“間歇性跛行”的原因很多:腦小動脈痙攣,心功能障礙,紅細胞增多症等,但最多見的是由頸總動脈分叉部粥樣硬化性狹窄所引起。在粥樣硬化斑塊上常有潰瘍發生,潰瘍上血栓凝塊的碎屑或斑塊的內容物,可脫落成為微栓子。這種由纖維素、血小板、白細胞、膽固醇結晶所組成的微栓子,隨血流可進入視網膜或腦小動脈,造成腦部微栓塞引起腦缺血症狀。當微栓子經體內酶的分解作用或因遠側血管瓜狀擴張而移向末梢血管時,臨時堵塞的血管重又貫通,血供恢複,症狀立即消失,所以在臨床上就出現了發作短暫的大腦“間歇性跛行”。

這種大腦的“間歇性跛行”,雖然來得快且去得快,但其危害甚大。例如患者正在駕駛汽車或騎自行車時發作,則常導致車禍。另外,約有1/3的患者在5年內發生腦中風。澳大利亞墨爾本某醫療中心血管外科手術中有約1/3的手術是為治療大腦“間歇性跛行”而進行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手術雖然有5%的合並症,但如度過了手術關,則短暫性腦缺血的症狀可完全消失,而且將來腦中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並接近於正常人群。這種手術本身非常簡單,隻需切開頸動脈,將局限性的斑塊內膜剝除即可。手術有時隻需幾十分鍾,但遇到複雜的病例也有需3個小時的,因此這是一個既簡單又細致,既具有一定風險又有效的手術。

223.擤鼻的學問

擤鼻是人們經常要做的動作,尤其在患感冒或急性鼻炎時,由於鼻腔內充滿了鼻涕,影響通氣功能,會不斷地去擤鼻涕。我們常見一些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雙側鼻側,用力向外擤,這樣雖然可擤出鼻涕,但很有可能引起並發病,如鼻竇炎、中耳炎等。

我們知道,鼻腔不是一個獨立的器官,它借鼻竇口、咽鼓管分別與鼻竇和中耳腔相通。在正常時,這些腔內是沒有致病細菌的。當人們患感冒時,鼻腔內瀦留著大量含細菌的鼻涕,如果此時用上麵提到的方法擤鼻,由於鼻腔內壓力驟然升高,將會使一部分含有細菌的鼻涕進入鼻竇口或咽鼓管,然後壓入鼻竇腔或中耳腔內,導致鼻竇炎或中耳炎的發生。患了鼻竇炎,可伴隨長期頭痛、流膿涕等症狀,影響工作、生活和學習。患了中耳炎,可出現發燒、耳痛,嚴重的造成鼓膜穿孔、流膿,聽力下降,長期不愈還有可能導致膽脂瘤型中耳炎,引起顱內、外並發症,危及生命。由此可知,這種擤鼻方法是十分有害的,不應采用。

那麼怎樣擤鼻才是正確的呢?下麵給大家介紹三個簡單易行的擤鼻方法:

(1)用手指先輕按一側鼻孔,輕輕擤出對側開放鼻腔內的鼻涕,然後再按同法擤出另一側鼻腔內的鼻涕;

(2)若鼻涕粘稠難擤,可在鼻內先吸入少量淨水,再重複(1)的做法;

(3)在兩側鼻孔開放的情況下,將鼻涕吸入口腔,然後吐出。這三種方法均不會使鼻腔內達到很高的壓力,從而避免罹患鼻竇炎或中耳炎。

擤鼻是件很簡單的事情,這裏也有科學性。成人給自己擤鼻時須要注意方法,給小兒擤鼻時更要注重。

224.學會說話的遲早與智能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