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碗怎麼賣?”孫大正問道。“這是清朝的碗,我花兩千多收來的,你如果要就給我三千塊。”其實他收這碗的時候才花了八十塊,既然有人問價格,他自然要把價格開高。做生意的有句話說的好,叫做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三千太貴了,一千怎麼樣?”孫大正說道。
老板聽到一千,心裏已經很高興了但是他還是說道:“一千不行,最少兩千。”
這家夥剛才還說兩千多收的呢,現在又說最低兩千,所以生意人的話絕對不能信,做古玩生意人的話,那是更不能相信了。
如果信他們的話,你就回家賣房子,以後喝西北風吧。
孫大正也懶得再還價了,說道:“好吧,兩千就兩千。”
孫大正付了兩千塊錢,把這碗拿再手裏,對著吳曉曉笑了笑,心中想道:這碗的價值最起碼十萬左右,在現在的古玩市場,幾乎都是贗品,能夠撿漏已經很幸運了,兩千元買的東西,能夠價值十萬塊,也算是撿個大漏了。
孫大正認為朱明這次輸定了,因為他心中明白,大家雖然都知道撿漏的意思,但是真正能撿漏的沒幾個人,而大多都是打眼的人多。
孫大正拿著這個碗,高高興興地趕回茶樓。到茶樓一看,朱明已經在茶樓等著了,他麵前放著的是不起眼的銅鏡,而且是破了的。
一個斷了的銅鏡能值幾個錢,孫大正心中想道:朱明,你今天是輸定了。
大家先是看了孫大正的碗,一致認為是清朝乾隆時期的,價值定在了十萬。
孫大正一看邵明光和丁秋水兩個專家一致認定自己買的碗是清代真品,並且給出了十萬價格,他笑著說道:“這次我贏定了吧。”
“也許不能贏呢。”朱明笑著說道,“還沒看我的銅鏡呢,怎麼就可以這麼早下結論。”
陳敏說道:“朱明,你笑死我了,你說你花了九十塊錢買的這個破玩意,怎麼能和我老公那乾隆時期的碗相比,你就認輸吧。”
“你這破鏡子有什麼好看的,就是不破,也不過值個幾千塊。”孫大正說道。
丁秋水是專門研究銅鏡的,他看了看銅鏡,問道:“朱先生,你這個銅鏡以我看應該屬於青銅鏡,我說的對不對?除了屬於青銅器之外,還有什麼講究嗎?”
“丁老師說的對,我這個銅鏡是青銅鏡。”朱明說道,“丁老師,你能看出這銅鏡的年代嗎?”
“應該是南北朝時期的。”丁秋水說道。
“不錯,是南北朝時期的銅鏡。”朱明說道。
“就算是南北朝時期的,這個破鏡子也不值錢,別說它是兩半的,就是個整的,也值不了十萬塊,我這個碗可是價值十萬的。”孫大正說道。
邵明光在一旁說道:“孫先生,如果這是南北朝時期的青銅鏡,就算破了,也不會比你那碗價值低。”
“是的,南北朝時期的青銅鏡留下的很少,價格也不會低。”丁秋水說道。
“他的這破玩意還不能確定是南北朝的,就算是,也不一定會超過十萬塊,你們如果讓我輸,必須讓我輸的心服口服。”孫大正說道。
“大家有沒有聽過破鏡重圓的故事。”朱明笑著說道。
破鏡重圓這個詞大家都懂,比喻夫妻分散或者決裂之後,然後又重新和好的,但是破鏡重圓這個故事,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在場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對於破鏡重圓的故事典故還是知道個大概,這是隋朝樂昌公主的故事。
樂昌公主和丈夫徐德言感情很好,陳國將亡之際,徐德言留著淚對妻子說道:“你我分離已經成為必然,以你這樣的美貌,國亡後必被掠入豪門,我們夫妻肯定會分散,若是老天有眼,我們還會有相見之日。”
徐德言把一銅鏡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自藏半邊,一半銅鏡刻著樂昌,另一半刻著德言。徐德言又說道:“如果你真的被掠入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日,將這半塊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如我還活著,那一天一定會去。”
後來樂昌公主真的被掠入豪門,被納了小妾,經過千辛萬苦,還是被徐德言找到了。
當時因為楊素有功,隋文帝把樂昌公主賜給楊素為妾,楊素後來被他們的真情感化,成全了他們,這就是破鏡重圓的典故。
大家聽朱明把這個故事講完,大多心中在想,這個故事是有的,有的甚至也知道這個故事,但是他們不能確定這個破鏡重圓的故事在曆史上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