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的力量很小,但是滴水可以彙聚成大海。還在他奮戰在四川地震災區時,就已獨自一人在那裏創辦了“滴水公益”組織。如此慷慨的慈善家,對自己卻是一個十分“吝嗇”的人,被人稱為“清貧富翁”。兩次跨國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我們國家人道主義上的一次神六飛天。他把有關單位送給來的慰問金,買了學習用品送給了村裏的留守兒童。老太太把他的出租車當成公交車,最後他真的隻收了1元。她的名字竟然成了“一味可以醫治疾病的藥”。學生們曾經對著她,深情地唱起一首專門改編了歌詞的歌曲。麵對人生新的考驗,她與命運展開了一場新的搏殺。決定再婚的先決條件,居然是帶著整個婆家再嫁。
在此,應該說一說“富陽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即原“滴水公益”組織了。
滴水之善,並不需要一絲一毫的回報,隻希冀能夠依靠恒久的堅持,穿透人間艱難苦痛之頑石,把生命的光亮和生活的溫暖,帶給許許多多的人——“滴水公益”成立的緣起以及存在的理由。
這一公益組織的創辦人名叫王旭東,出生於1977年10月,富陽市新登鎮馬弓村的一名普通黨員。
創辦“滴水公益”組織,是從他主動參與四川汶川地震的救援開始的。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帶發生強烈地震,18日,他就瞞著年老的父母和6歲的孩子,隻身踏上了前往災區的路。抵達災區後,他第一時間投入到緊張的救援工作之中:在成都雙流機場物流中心,他充當起了救災物資的搬運工,還把這些從全國各地運來的物資分類、整合,使其更快地轉運到災民手中;在綿竹市漢旺鎮,他與已在那兒的富陽消防戰士們一起救援被埋者,清理廢墟;在青川縣,他加入了富陽衛生防疫應急小分隊的隊伍,噴灑清毒液,宣傳衛生知識,還背著沉重的噴霧器爬山涉水,走鄉串戶;他還與成都軍區的官兵並肩奮戰,為災民搭帳篷和板房,聯係落實和分發物資,還去學生家中走訪,調查登記各戶受災情況,及時上報給有關部門,以獲得社會資助……
因為與部隊官兵們一起連續作戰,互相之間緊密協作。戰士們整體年齡偏小,很多事情往往還是由王旭東來講授和指導的,戰士們都親熱地稱他為“王哥”,而他早已把自己看成一名真正的兵;
因為救援任務重,情況複雜,王旭東好幾次與隊伍失散;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就一個人戰鬥,在需要他出手相援的地方,不懼危險、不知疲倦地投身其中;
因為與災區的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王旭東臨時離開他們時,孩子們偷偷起早送他,還與他拉鉤,要他答應還會回來。他是流淌著熱淚與追著汽車送他的孩子們揮手告別的;
因為災區各個方麵都需要大量的物質投入,王旭東盡最大能力奉獻著。僅為災區180餘名貧困兒童,他就募集了10萬餘元善款。由此,他不僅花完了自己的這幾個積攢下來的全部積蓄,還向富陽老家舉債救援,借款總額達6萬多元;
因為無法承受離別的傷感,已在災區奮戰了半年的他返回家鄉。但他不願告訴任何人,選擇了一個人默默收拾好一切,悄悄地離去,隻是不願讓別人為他的返回而傷感……
他是一個情感極其細膩的江南漢子,卻因忙於社會公益和搶險救援,妻子不得不離他而去,隻留下了幼小的兒子。然而他無怨無悔,“大愛”與“小愛”一旦造成衝突,他最清楚應該首先服從哪一邊。
在地震災區緊張救援之時,那一天,一塊鋒利的鐵皮突然從高處滑落,瞬間劃破他的後腦,他的後腦處頓時血流不止,但他忍住劇痛,隻是簡單包紮一下傷口,便重又投入戰鬥。當負傷不下“火線”的他回到隊伍之中時,官兵們感動得不知該說些什麼。至今,王旭東的後腦還留著一道明顯的傷疤,但他認為,這是一塊光榮的傷疤。他的英勇善戰給部隊官兵留下極深的印象,部隊離開災區前特意向他贈送了一麵錦旗,上麵寫有“誌願精神,學習楷模”八個大字,以此表達敬意。
就這樣,第一次投入長時間、高強度的救援活動,王旭東幹得非常出色。當地政府和群眾對他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他榮獲了四川省廣元市“抗震救災優秀公民”榮譽稱號,並於2008年10月在青川災區火線入黨。
從四川地震災區返回富陽後,王旭東索性辭去了原先的工作——原本他是杭州一家私營企業的司機——全職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組建起了原名為“富陽滴水公益義工聯盟”的社會公益組織。其實,還在他奮戰在四川地震災區時,2008年8月,他就已獨自一人,在那裏創辦了“滴水公益”組織——當然隻是打出了旗號,成員也隻有他一個人——而回到家鄉後,他真正大規模地投身其中了。
以全職的方式,從事這一社會公益組織的具體運作,是為了使該組織的每一項活動都能做得更加規範、有序,慈善的效果更佳,社會影響更大,更受弱勢群體和社會各界的歡迎,這便是王旭東當時的設想。“一個公益組織的初創期,必須有一個全職的領頭人去牽頭,運作好一係列內容豐富的公益活動,去吸引人氣,去爭取活動經費——2009年初,每當舉辦相關活動,我們不得不讓團隊成員以AA製的方式掏錢,這肯定不是長久的辦法。後來,在富陽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從2010年4月15日起改建為‘富陽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之後舉辦活動時的經費運作都經慈善總會批準,正常開展活動便有了經費保障。所有這些事務,如果沒有一個人來牽頭負責落實,組織就不可能長久存在。”王旭東認為,若要擔任公益組織的負責人,首要的一條便是甘願作出犧牲。
是啊,這一公益組織從無到有,從隻有王旭東1個人發展到擁有800多人,成員包括私企小老板、外地民工、老師、餐飲服務員等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普通人;開展了300多次形式多樣的慈善活動,內容幾近無所不包,隻要對社會公益事業有關。這一組織迄今已堅持運作了五年時間,但王旭東本人沒有拿到過一分錢的報酬,隻是為此經常向朋友們借錢,一屁股的債到現在還沒有還清,更要命的是,因為無暇顧及個人事務,多年過去了,離異的他依舊孑然一身。
即便如此,以王旭東為領頭人的這一公益組織,每一位義工的熱情始終高漲,助學、助殘、敬老、環保、救急等愛心公益活動從未停歇,成為富陽一景:去敬老院和殘疾人康複機構,為他們剪指甲、理發、搞衛生、洗腳、擦身、聊天,還為聾兒培養語言能力;去富陽街頭,開展交通安全文明勸導活動;與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一起,為在寒冬中躲在偏僻旮旯地段的流浪者送去棉衣棉褲等過冬物品,勸導他們避寒;去偏遠貧困山區,為孩子們捐款捐書,讓失學兒童重返課堂;發現弱勢群體的某一個遇到了生活困難,或者缺錢治病,便發動義工和社會各界幫其解難,甚至遠在河南省的患病女孩,得到了他們雪中送炭式的捐款,遠在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的一群小學生,也得到了愛心午餐的資助……2010年,王旭東還牽頭發起了愛心“8+3”扶殘助殘主題活動,使眾多殘疾人充分地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他們還多次進行環保清源行動,呼籲有關方麵重視保護水源,確保水質安全;
他們還帶領大學生暑假實踐團的成員在富陽集中,參與多項公益活動,表達他們貼近基層、奉獻社會的愛心;
他們除了富陽市區有一大群義工,全市各個鄉鎮也已有了滴水公益的分部,麇集了一群又一群熱心的誌願者;
他們甚至還把目光投注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們傳承這種樂於助人的優良品質。王旭東說:“讓孩子們參與公益活動,不僅能使孩子之間互相產生有益的影響,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父母。”由此,“滴水未來班”的培訓開始了,目前已舉辦了5個班,班上年齡最小的才隻有8歲。據稱,培養“娃娃義工”的做法,在全省各公益團體中,還是第一家……
是的,一滴水的力量很小,但是滴水可以彙聚成大海。當人們親眼目睹義工們汗流浹背的身影,當受助人強烈地感受到社會的幫助和激勵,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被感染,被帶動,並自覺參與其中。王旭東的團隊規模之所以一點點地擴充,成為一股愈顯巨大的正能量,其原因即在於此。義工群體各地都有,但像“滴水義工”這樣有組織、有規模的自發義工團體,且各項活動開展得如此有聲有色,顯然是罕見的。
是啊,從成立到現在,這群義工們究竟總共提供了多少時間的公益服務?究竟有多少人獲得了他們的幫助?早已無法精確的統計。
這群“滴水義工”的無私奉獻,大大地促進了富陽一地的慈善公益事業。富陽市慈善總會積極開展慈善資金募集和各項救助、慰問活動,年度救助資金支出額連年遞增。更重要的是,扶貧幫困、助人為樂的社會氛圍越來越濃鬱。
成績赫赫,讚美和榮譽如潮湧來。2009年、2010年、2011年連續三年,富陽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被共青團富陽市委授予“優秀誌願服務集體”稱號,而王旭東本人,還榮獲了2011年浙江省第三屆“十大慈善之星”、2011年“富陽市十大道德模範”平民英雄、2009年度“杭州市功勳誌願者”、“富陽市十大新聞人物”、“富陽市十佳誌願者”等稱號。
王旭東不會停止他心愛的事業,相反,如今的他勁頭更足了,對如何進一步開展好公益活動,也有了新的設想和思考。“義工組織難成長,必需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富陽市慈善總會為王旭東提供的辦公室隻有10個平方米,但他滿腔的關愛,他腦海裏的設想,他新的活動計劃,早已溢出了這狹小的空間,像藍天那樣廣闊,像大海那樣深遠,“如何使隊伍更壯大,活動開展得更成熟,活動經費的籌措和運用更合理,這是我們下一步將要繼續努力的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我們的經費籌措渠道比以前多了,甚至還有‘新老街坊’火鍋店這樣的實體,但主要的仍然依靠政府支持和社會捐助。不過,在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的當今,我堅信我們的路子會越走越寬。”
“一滴水隻有放進大海裏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隻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這是雷鋒說過的話。而王旭東所率的這支義工隊伍,已經用實際行動,表達了這樣的思想和精神。
令人感動的故事還在延續著。
2013年11月19日,王旭東的母親在救火中不幸重度燒傷,入住浙醫二院燒傷科。由於需要高額的治療費用,而王旭東為了公益事業早已罄盡了自己的積蓄。消息傳來,熟知和欽佩王旭東先進事跡的熱心人士和有關單位,迅速組織捐款活動,彙集愛心,全力相助。短短幾天時間,就已籌集到數萬元。捐助者中,有機關幹部、公司員工、學校師生、醫生護士以及普通市民……
“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言。當你把滿腔的愛獻給了他人,他人豈會吝嗇對你的愛?
王旭東流淚了,這是表達無限感激的熱淚。然而他抹了一把淚水,重又投身於新的一場公益活動之中。11月30日,母親還在醫院裏,王旭東卻已帶著滴水義工們來到了貴州省關嶺縣花江鎮,為這裏缺衣少食的孩子送來寒衣和學習用品。接著,王旭東和這群滴水義工又馬不停蹄,先後來到關嶺縣板貴鄉、新浦鄉的板弄小學和江西坪小學等6所小學,把一份份愛心送到近千名孩子和近百名老師手裏。此時的王旭東,哪裏還顧得上休息,甚至顧得上遠方躺在病床上的母親……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助人為樂,扶貧幫困,在富陽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深厚的社會基礎,湧現過無數矢誌於慈善事業的熱心人士,做出過難以曆數的感人義舉。事實上,與王旭東一樣,不少樂善好施者甘於清貧,寧可自己受累受窮,也是讓對方獲得溫飽、健康和快樂。位於富陽的杭州未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敏德便是其中之一。
“蘇西洛總統:請趕快提取現彙,幫助災民重建家園——一位中國公民。”這是2005年1月,當印度洋海嘯造成印度尼西亞重大人員傷亡後,蔣敏德在彙往印尼災區的那張百萬元彙票上寫下的一句留言。這句留言感動了印尼人民,也感動了中國人民。在這次充分體現中國人民國際主義精神的大規模捐款行動中,生活在富陽這座美麗小城的蔣敏德,無疑是一個極為令人矚目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