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借明駝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辭》
很久以前就會背這首《木蘭辭》,雖然是平常的敘述,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描寫,更無絲毫的感情流露,但不知為什麼,每次一背起這首《木蘭辭》,腦海裏麵總會浮現出那個颯爽英姿、坐在馬上,揮鞭疆場的女將軍,我想象她應該是很英氣的,不同於女子的秀美,是男子的英氣,她也會哭,也會笑,也會發脾氣,但她穿上鎧甲,坐到馬上時,她就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花將軍,就是讓士兵肅然起敬的花將軍,是的,她是一個將軍,她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將軍,盡管她的同伴們未必知道她是女子。
她明明可以選擇和大多數女子一樣的生活,在家裏織布紡衣,等到適婚年齡時,父母自會幫她選個好人家嫁過去,若是運氣好的話,她還能碰到一個真心待她好的夫君,一輩子相敬如賓,生兒育女,然後就是相夫教子,等到老的時候,就做個老封君,和兒孫們共享天倫之樂,這大概是女子們所能設想的最好的一生了,若是沒有那張軍帖,或許木蘭就會這樣過一輩子,這世上或許就沒有花將軍這樣的傳奇了,又有誰會記得花木蘭這個名字呢?
這張軍帖是木蘭的人生轉折點,我一直猜想,木蘭應該一直就是一個不安分、好動的女子,她生來就跟周圍的女孩子不一樣,她從不覺得女子比男子差,所以在看到那張軍帖時,她雖猶豫,雖彷徨,但仍舊決定替父從軍,我想,不僅僅是因為父親年邁,木蘭既無長兄,又有弱弟,也許在木蘭心裏,她也一直在渴望這麼一個機會,希望能證明自己並不比那些男孩子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