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淩叫過辦公室主任杜元勝,說:“杜主任,中午怎麼安排的?”
“我在淮州賓館定好房間了。”杜元勝答道。
趙安建拜拜手說:“不要這麼麻煩了,淮州賓館離這裏太遠了。我聽說你們管委會機關夥食就不錯,我們出來調研不能搞大吃大喝那一套,中午就在你們機關食堂吃工作餐吧。”
劉光淩沒想到趙安建會這麼安排,本來趙安建給他的印象是一個十分官僚的人,總是板著臉,不苟言笑,拒人於千裏之外,這樣的人大多愛講排場,怎會到機關食堂用餐呢?這讓劉光淩又重新審視起眼前的這個市長來。
正是飯點,用餐的人很多,大家都自覺的排隊打飯。
杜元勝給劉光淩準備了一疊餐票,劉光淩每人發了一張。
趙安建對排隊好像很感興趣,拿到餐票後就娶了一個餐盤,走過去排在隊伍的最後麵。
杜元勝見狀,立即跑到趙安建身旁說:“趙市長,怎麼能讓你在這裏排隊呢,要不,我幫你打飯怎麼樣?”
“他們排得,我為什麼就排不得?都是為黨為人民工作,不能搞這個特殊化。”趙安建說話的時候板著臉,嚇得杜元勝不敢吱聲,抽個機會躲到後麵去了。
其他人見趙安建在排隊了,也就依次跟在他身後,手裏按著餐盤和餐票。
趙安建取完飯,嚐了一口,對身邊陪同的劉光淩豎起了拇指,說:“嗯,果然不假,都說你們管委會食堂夥食好,今天親自體驗,才知道傳言沒有誇大其詞啊。”
“我們在這一塊兒下了功夫的,管委會要補貼不少的。”劉光淩說。
“這個補貼,值!我們的幹部職工吃的好穿的暖住的寬行的安,才能有動力幹好工作。而且我相信,這個機關食堂要辦得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們的經驗可以總結一下,給大家傳遞傳遞,這不但能解決幹部職工的吃飯問題,對於刹住吃喝風也是有幫助的。有些地方機關食堂辦不下去,幹部們就去外麵胡吃海喝,明明是窮的掉渣的單位,招待費卻居高不下。如果所有單位都能把食堂開成你們這個樣子,我相信大家也會樂意留下吃飯的。”趙安建說。
“趙市長,其實我們也沒什麼秘訣,就是本著一個宗旨——為幹部職工服務。食堂的師傅是我們花錢雇來的,其他服務人員基本都是解決一些管委會困難家庭的就業問題。食堂基本不考慮效益,成本核算由後勤管,人員工資也是我們自己解決。不過管委會補貼這一部分並不多,我們還能夠承受。我覺得這與我們管委會是新建單位有關。我們的同誌大多住的離這裏比較遠,所以選擇在食堂吃飯的比較多。這樣就不用考慮食堂就餐人數的問題了。”劉光淩說。
“說來說去,都是一樣的廟一樣的經,念歪不念歪關鍵還是看念經的和尚……”趙安建說完,開始吃飯,不在糾纏於這個問題了。
下午,趙安建參觀了幾個工地,包括時光集團、鴻海集團、台工電子等幾家大企業,對管委會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再次拋出了他和劉光淩第一次見麵時提出的問題:“我們在招商引資的時候有沒有考慮的環保問題,有沒有認真核實企業資質?”
“趙市長放心,這些問題我們都做了充分的考慮,我們開發區的核心理念就是高新技術與可持續發展。時光集團的光伏產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是新能源開發的代表;鴻海集團以代工為主,主要涉及電子、機械加工、服裝製造等方麵,在我國其他地方都有成功先例,也是優秀的有責任心的大企業;台工電子更是高新技術的代表;這些企業的引進會為我們淮州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至於他們的資質,也請趙市長放心,都是經過我們實地考察過才選擇合作的,絕對不會讓青平礦山的悲劇重演。”劉光淩說。
“我不是對你們不放心,我的意思是說,你們既要腳踏實地幹好工作,另外也要在摸索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把這些經驗形成文字,如果能發表在內參或者被上級領導認可,對你們這些基層領導幹部的發展十分有利。我建議你們就我所提出的方向,根據工作實際,寫一篇理論性的東西,最好能發表在內參。”趙安建說。
“還是趙市長看的遠,眼光獨到,我回頭就組織這個事情。”劉光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