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實驗大廳,兩人關閉了艙門和舷窗,在通話器裏聽著倒計時的聲音:……5、4、3、2、1,點火!球艙霎時變得白亮和灼熱。球艙的外表麵是反光鏡麵,艙壁也是密封隔熱的,但艙外的激光網太強烈,光子仍從艙壁材料的原子縫隙中透過來,造成了艙內的熱度和光度。但這隻是一刹那的事,光芒和熱度隨即消失。仍是在這刹那之間,一件更奇怪的事發生了:兩人感覺到重力突然消失,他們開始輕飄飄地離開座椅。小丫驚喜地喊:

“嘎子哥,失重了,咱們都失重了!”

她非常震驚,明明他們是在地球表麵,怎麼會在瞬間就失重?宇航員們的失重都是個漸進的過程,必須遠離地球才行。嘎子思維更靈光,立刻猜到了原因:

“小丫,肯定是宇宙泡完全閉合了!這樣它就會完全脫離母宇宙,當然也就隔絕了母宇宙的引力。舅舅成功了!”

“爸爸成功了!”

“咱們來試試通話器,估計也不可能通話了,母宇宙的電磁波進不到這個封閉空間。”

他們用手摸著艙壁,慢慢回到座位,對著通話器喊話。果然沒有任何聲音,甚至沒有一點兒無線電噪聲。小丫問:敢不敢打開舷窗的外蓋?嘎子想想說,應該沒問題的,依咱們的感覺,艙外的激光肯定已經熄滅了。兩人小心翼翼地打開窗戶的外蓋,先露一條細縫,外麵果然沒有炫目的激光。他們把窗戶全部打開,向外看去,外麵是一片白亮。看不到大廳的穹窿,看不到地麵,看不到雲彩,也沒有恒星和月亮,什麼都沒有。極目所見,隻有一片均勻的白光。

嘎子說:“現在可以肯定,咱們是處於一個袖珍型的宇宙裏,或者說子空間裏。這個子空間從母體中爆裂出去時,圈閉了超巨量的光子和能量。能量使空間膨脹,膨脹後溫度降低,光子的‘濃度’也變低。但估計這個膨脹是有限的,所以這個小空間還能保持相當的溫度和光度。”

他們貪饞地看著外麵的景色,那景象很奇特,就像是被超級無影燈所照亮的空間。依照人們的常識或直覺,凡有亮光處必然少不了光源,因為隻要光源一熄滅,所發出的光子就迅速逃逸,散布到黑暗無垠的宇宙空間中,眼前也就變黑了。但唯獨在這兒沒有光源,隻有光子,它們以光速運動因而永遠不會衰老,在這個有限而無邊界的超圓體小空間裏周而不息地“流動”,就如超導環中“無損耗流動”的電子。其結果便是這一片“沒有光源”但永遠不會熄滅的白光。

嘎子急急地說:“小丫,抓緊機會體驗失重,估計這個泡泡很快就會破裂的,前5次試驗中都是在一瞬間內便破裂,這個機會非常難得!”

兩人大笑大喊地在艙內飄蕩,可惜的是球艙太小,兩人甚至不能伸直身軀,隻能半曲著身子,而且稍一飄動,就會撞到艙壁或另一個人的腦袋。盡管這樣,他們仍然玩得興高采烈。在玩耍中,也不時趴到舷窗上,觀看那無邊無際、奇特的白光。小丫突然喊:

“嘎子哥,你看遠處有星星!”

嘎子說不會吧,這個“人造的”袖珍空間裏怎麼可能有一顆恒星?趕緊趴到舷窗上,極目望去,遠處確實有一顆白亮亮的“星星”,雖然很小,但看得清清楚楚,絕不會是錯覺。嘎子十分納悶——如果這個空間中有一顆恒星,或者是能夠看到外宇宙的恒星,那此前所做的諸多假設都完全錯了,很有可能他們仍在“原宇宙”裏打轉。他盯著那顆星星看了許久,忽然說:

“那顆星星離咱們不像太遠,小丫你小心,我要啟動推進裝置,接近那顆星星。”

他們在坐椅上安頓好,啟動了推進裝置,球艙緩緩加速,向那顆星星駛去。小丫忽然喊:

“嘎子哥,你看那顆星星也在噴火!”

沒錯,那顆圓星星正在向後方噴火,因而在背離他們而去。追了一會兒,兩者之間的距離沒有任何變化。小丫說:

“追不上呀,這說明它離咱們一定很遠。”

嘎子已經推測出其中的奧妙,神態篤定地說:“不遠的,咱們追不上它是另有原因。小丫我要讓你看一件新鮮事。現在你向後看!”

小丫趴在後舷窗一看,立即驚訝地喊起來:“後邊也有一個星星,隻是不噴火!”

嘎子笑著說:“再到其他舷窗上看吧,據我推測,應該每個方向都有。”

小丫挨個窗戶看去,果然都有。這些星星大都在側部噴火,隻是噴火的方位各不相同。她奇怪極了:“嘎子哥,這到底是咋回事?你咋猜到的?快告訴我嘛。”

嘎子把推進器熄火:“不再追了,一萬年也追不上,就像一個人永遠追不上自己的影子。告訴你吧,你看到的所有星星,都是我們的‘這一個’球艙,它的白光就是咱們的反光鏡麵。”

“鏡像?”

“不是鏡中的虛像,是實體。還是拿二維世界做比喻吧。”他用手虛握,模擬一個球麵,“這是個二維球麵,球麵是封閉的。現在有一個二維的生物在球麵上極目向前看,因為光線在彎曲空間裏是依空間曲率而行走的,所以,他的目光將沿著圓球麵看到自己的後腦勺——但他的大腦認為光線隻能直行,所以在他的視覺裏,他的後腦勺跑到了前方。向任何方向看,結果都是一樣的,永遠隻能看到後腦勺而看不到自己的麵部。不過,如果他是在一個飛船裏,則有可能看到飛船的前、後、側麵,取決於觀察者站在飛船的哪個位置。我們目前所處的三維超圓體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向前看——看見的是球艙後部,正在向我們噴火;向後看——看到的是球艙前部,噴出的火焰被球艙擋住了。”

小丫連聲驚歎:“太新鮮了,太奇特了。我敢說,人類有史以來,隻有咱倆有這樣的經曆——不用鏡子看到自己。”

“沒錯。天文學家們猜測,因為宇宙是超圓體,當天文望遠鏡的視距離足夠大時,就能在宇宙邊緣看到太陽係本身,向任何方向看都是一樣。但宇宙太大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這個預言。”

“可惜咱們與球艙相距還是嫌遠了,隻能看到球艙外的鏡麵,看不到舷窗中自己的後腦勺!”

“小丫,你估計,咱們看到的球艙,離咱們直線距離有多遠?”

“不好估計,可能有一二百公裏?”

“我想大概就是這個範圍。這就說明,這個袖珍空間的大球周長隻有一二百公裏,直徑就更小了,這是個很小很小的微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