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強忍心中怒火,冷冷回道:“天顏不明,自當行臣子本份,吾也是為大漢社稷著想,太後多慮了!”
說著,董卓一招手,幾名甲士衝上前,不由分說地把何後拖出了德陽殿。何後怒罵不止,董卓卻充耳不聞。
受了何後的氣,唯有向別人發泄了!待何後拖出後,董卓怒目掃視朝中眾臣,拔劍在手:“還有何人不服?”
丁管和伍孚死的如此慘,總有人不服,也不敢言語了。
董卓連問三聲,德陽殿中卻無人敢駁,董卓惡聲一笑:“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
一旁的李儒看到董卓的眼色,緩步踏上金階,從袖中摸出一策念道:
“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後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念罷,董卓高聲道:“請陳留王!”
早已在殿後久候的陳留王劉協,在甲士的簇擁下,走到了龍椅之側。
劉辯十五歲,劉協十歲。誰做皇帝,目前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兩個孩子顯然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他們眼中都是充滿了恐懼。劉協一見劉辯,一下子撲倒劉辯懷裏,哭道:“皇兄!”
劉辯終於見到了一個親人,一上午的恐懼化成了滿腔淚水,抱著劉協痛苦道:“協弟!”
帝王二人相擁哀嚎,群臣見漢室威嚴落魄如此,無不悲傷,但皆敢怒不敢言,隻得偷偷唏噓短歎,暗自流淚。
這種效果讓董卓很不滿意,董卓虎步上前,一把拉開劉協:“請弘農王下殿!”
左右甲士聞言,擁到龍椅旁,駕著劉辯的手臂便拖下龍椅。
李儒上前,解去劉辯皇帝璽綬,再用力一按劉辯瘦弱的肩膀:“請弘農王下跪迎帝!”劉辯肩膀吃痛,隻得北麵長跪,稱臣聽命。
董卓把劉協一拉,按坐在龍椅上,又回身接過李儒手中的璽綬,高舉過頂:“臣請陳留王,繼承大寶!”
李儒、呂布等董卓兵士,紛紛下跪:“臣請陳留王,繼承大寶!”
但是群臣隻是呆立不動,無人下跪。
董卓一回頭,冷眼掃視眾臣。
看著那冰冷的目光,眾臣心中一緊,忙跪拜附和道:“臣請陳留王,繼承大寶!”
董卓躬身緩步向前,隻要把代表著皇權的璽綬交到劉協手上,那劉協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了,到時,董卓便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就在這時,一人座跨赤兔,縱馬直衝入殿,拔劍指向董卓,怒斥道:“欲謀廢立,先問我手中‘太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