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2 / 2)

“吾正有此意,來人啊……”袁紹話剛說一半,帳外一人忽然奪步而入,大聲說道:“主公萬萬不可!”

袁紹抬眼一看,原來是主簿田豐。

田豐此時臉上青筋爆出,看起來十分激動:“主公若回師渤海,實乃不智之舉,萬萬不可啊!”

袁紹臉色很難看,瞥了一眼田豐,不滿地說道:“有何不可?”

田豐似乎絲毫沒有覺察到袁紹的臉色,而是徑自說道:“主公,鄴城乃冀州治所,城富民豐,乃立業之地;今鄴城三麵被圍,城中甲兵不過萬人,若主公急攻之,不過旬月之間便可駐馬城頭;渤海小城,非久留之地,主公若稱此良機,棄渤海,取鄴城,大事可圖也!”

“這……卻有幾分道理!”一聽田豐的講述,袁紹有點意動了。

郭圖見狀,忙反駁道:“田主簿此言差矣!吾嚐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川非一日之功也!主公經營渤海數年,根基在此!若因取鄴城而棄渤海,實乃舍本逐末,大謬也!”

“呃……這也有道理!”袁紹有點猶豫不決了。

田豐拜倒在地,聲淚俱下道:“主公萬萬不可啊!今管彥羽翼未豐,無暇顧及冀州,此乃天賜良機!若錯此良機,悔之晚矣!”

郭圖也無言反駁,但細眼一轉便又心生一計:“主公,且莫忘了,夫人和三位公子還在渤海城中啊!”

袁紹臉色一變,立刻起身道:“來人,速速拔營起寨,回師渤海!”

說罷,袁紹便急匆匆向帳外走去。

當經過跪在地上的田豐時,田豐忽然一把抓住了袁紹的袍襟,苦諫道:“主公不可啊!此機若失,比不複得,主公三思,主公三思!”

田豐對著袁紹連連磕頭,頭頭著地,發出一聲聲悶響。

但袁紹此時的腦子裏滿是渤海城中的妻兒,哪還會再去思考冀州的事情?

“放開!”袁紹皺著眉頭,冷聲說道。

但田豐依舊死死地抓住袁紹袍襟,不斷地磕著頭。

袁紹怒了,忽然拔出佩劍便要斬殺田豐。

但是,當劍刃將要砍到田豐時,袁紹有點心軟了,不管是對是錯,這田豐畢竟還是為了自己好啊!殺之不忍啊!

袁紹一咬牙,一劍割斷袍襟。便匆匆走出帳門;田豐的手中死死抓著一塊殘布,目光渙散地看著微微晃動的帳門,心中不知在思考些什麼。

公元190年十一月,袁紹忽回師渤海,停止了為時三個月的冀州征伐斬。

後世史學家認為,袁紹的此次的昏庸部署,乃是管彥能夠蓬勃發展的轉折點之一,若是袁紹納田豐之謀,恐怕這後世之事,便要改寫了。

袁紹回師,公孫瓚自然也不會去冒這個險,讓趙雲獨自去攻打鄴城,於是趙雲也被召回幽州北平。

並州丁原更不用說了,本來就是為了來暗中援助冀州,現在冀州之危已解,自然也告辭回並州去了。

冀州得意兵不血刃的解除危機,戲誌才當功不可沒,管彥大喜之下,奏明漢帝,封戲誌才為都亭侯,食邑兩百戶!

雖然都亭侯隻是爵位中最低級的一種,但確實管彥麾下封爵的第一人!不僅戲誌才十分高興,就連其餘眾人也增加了許多幹淨,希望那一天也能獲封爵位,光耀門楣。

此時,西涼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得到了封賞,興奮至極,一時間也安穩下來,不頻繁去騷擾周邊縣城了,西北之地忽然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平靜,隻是這平靜不知道能延續多久。

益州劉焉也基本把益州各豪強收拾的差不多了,接下來也到了安撫的時候了,劉焉放下了屠刀,換上了笑臉,開始為益州各士卒洗腦,使其盡快成為自己的得力駐守。

冀州並無大事,幽州的異族也仿佛為了迎合氣氛,比往常要安穩了許多,這讓習慣許征戰的公孫瓚有些不習慣了。

徐州、揚州等地也是太太平平無甚大事發生,大漢真要中興了?好像沒有,至少長沙人區星沒有這麼想。

區星聚眾萬人,自號將軍,在長沙叛亂。

朱儁帳下佐軍司馬乃吳郡富春人士,喚作孫堅。區星反叛之時,孫堅正領兩千親兵經過長沙郡內。

得當地士族、鄉紳相求,孫堅出兵攻打區星。進入長沙城,原太守早已慌亂逃走,其餘官員群龍無首,不知所措,這長沙城中也是混亂一片。

孫堅進城後,檢選舊吏,嚴以治民,並明白交代眾官員:隻需依常做事,郡中盜賊便交與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