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傳播
作者:李麗
摘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視節目也要順應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這就對縣級台的電視節目提出了新的挑戰,形勢要求我們要走創新之路,首先要在觀念上創新,以人為本;其次要在內容上創新,要故事化;第三要在形式上創新,與受眾形成互動;第四要在機製上創新,不拘一格選人才。這樣才能辦出特色,喜聞樂見,傳遞更大的信息量。
關鍵詞 縣級台;新聞;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1-0001-01
現在是信息的進代,人們可以通過各式各樣的手段獲得信息。剛剛發生的事兒,一會兒可能全世界都知道了。這就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對縣級台電視節目采、編、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打破傳統的思維,開拓新的渠道,新的形式。在以往的傳播理念中,傳播者是子彈,受眾者是靶子,隻要子彈發出去了,靶子就射中了。而現在,是受眾者決定傳播者,你製做的節目信息量大、新鮮才能有人看。隨著公眾對信息的獲取程度的增強,消息來源的渠道越來越廣泛,知情權意識的高漲,對媒體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縣級台的電視節目必需走上創新之路。
1 觀念要創新,報道要以人為本
電視節目要取得突破,首先必須摒棄陳舊的觀念,繼續解放思想,實現觀念創新。在接受和繼承已有經驗的同時,敢於否定舊的思路。當前社會各方麵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深刻變化,電視工作者要適應這種變化,在思想觀念上要從單純的“喉舌”意識融入更多的平民意識,人與人之間隻有保持平視、透視的人本理念,以親友似的交流“平視”,用富有穿透力的視角“透視”,並通過有獎征集線索、有獎收聽、新聞反饋、現場連線等方式,加強欄目與受眾的心理聯係,情感聯係,千方麵計營造“自己人”效應,讓平民作“主角”以百姓視角報道。立足於普通的百姓,從他們的切身利益出發,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以真誠平和的態度,充分考慮大眾的接受心理,尊重大眾的審美情趣,拉近節目與百姓的關係,在表現形式上,應提倡本色表達,大量運用同期聲,增加親和力,用原生態的語言,使節目更貼近百姓。報道百姓身邊的事,為百姓說話。以普通百姓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作為新聞的來源和視角,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所想的,所關注的,所疑惑的,都是我們報道的對象,如洮南台製作的《金塔辣椒栽培技術》就很受農民的歡迎。這個電視節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科學技術,好象是朋友在為你講解,沒有太多的科學術語,一講就懂,老百姓願意看願意聽,既達到了宣傳效果,又提高了收視率。用百姓身邊的事說服百姓,從報道老百姓身邊發生的事一步步走進社會,走進民間,走受眾的心中。這樣傳統的成就式、彙報式的電視新聞將被視角低平、內容豐富的民生新聞所取代。
2 內容要創新,報道要故事化
對電視新聞來說,內容就是對報道題材的確立,對報道對象的確定。作為現代傳媒主要方式的電視新聞應將更多的報道內容著眼於送達信息、傳遞知識。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更注重用最簡單、快捷的方式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電視新聞應順應這個要求,實現新聞的信息化,成為電視觀眾獲取信息的權威平台。此外,在處理看似簡單的動態新聞時,要講究新聞的故事性,注重描述,情節,以加強新聞節目的可看性和生動性,如洮南台的《聚焦城管》欄目,用一個個喜聞樂見的小故事拉近了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好象就是鄰家發生的事一樣。但是在內容的選擇或角度的選取上要避免滑向低俗和平庸,把握好“故事化”與“媚俗化”的界線。不要一味的追求感官的刺激,以低趣味的節目吸引受眾,一味的追求獵奇,模仿使節目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