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越俎代庖的錯誤(1 / 2)

看來明天的報紙頭條是有了,蘇遠山暗自說等我機床生產出來你就不笑了。沒有鈴木株式會社的幫助我要兩年才出定型的產品,有了鈴木株式會社要不了一年我就可以麵向市場了。電池我有下一代的產品了,要不是我還沒有全麵占領市場我早就推出來了,今天你要是給我個交代我就放過你,不然要你好看。

拍照結束,蘇遠山不斷接到來賓的名片,其中有一個築波大學的企劃教授山田羽根的引起了蘇遠山的注意。根據蘇遠山閱讀的大量國內外書籍、資訊了解到,築波大學對於華、日文化交流一直是比較熱心的。

築波大學的前身是東京教育大學,是日本國內中國留學生最多的綜合性大學,距離東京60公裏,是日本教育改革的先鋒,選擇築波大學作為華夏國內專業技術人才交流時比較合適的。

一個是他在日本有很大的影響力,另一個現在日本國內經濟不景氣,退休和失業技術工人過剩而且出路狹小,中國缺少大批高素質的高級設計師、工藝師、管理人才,理論上可以形成互補互惠;而隻要尖端技術工種,相信日本政府不會幹涉過多,就是不知道築波大學和鈴木株式會社是否能有能力裏。

蘇遠山決定試試看,他先拉著築波大學山田羽根聊了聊,發現此人對於現在日本社會的技術人員過剩也是有所擔憂;於是就順勢提出了可否從日本引進人員到鄭中市來交流經驗,以代為招聘的方式利用築波大學的影響力吸引日本退職、失業技工來華的設想。

山田羽根猶豫了一會兒,對蘇遠山抱歉道:“不是這個設想不好,而是僅靠我們築波大學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有一些重量級的企業做出姿態,不幹涉、不反對才可以達成此事。”

“那麼鈴木株式會社可以作為代表嗎?”蘇遠山急切的問;

“當然,因為他們本身就有很多退職的人員,隻是礙於日本的家族式企業文化,不好主動行事,隻要鈴木株式會社默許或者同意一部分退職技工外聘而不歧視他們的話,就一定可以的。”山田羽根肯定的說。

蘇遠山馬上拉著鈴木光到了一個角落,對鈴木光不滿的說:“鈴木先生,你剛才對我采取了突然襲擊的方式,難道你不相信我昨天的承諾嗎?”

“不是這樣的,”鈴木光趕緊解釋“我來到鄭中市是通知了外事辦的,你們的王市長很關心我們的事情,聽說達成共識了,就說由他來宣布,我也沒有辦法啊。”說完還攤了攤手;

蘇遠山知道八成王市長是想搶個政績出來才這樣做的,也不好多說什麼,不過他對鈴木光說:“現在我也有個要求,不知道你願意聽一聽嗎?”

“當然,蘇君隻管說。”

“拿好,我剛才和山田羽根歎了技術人員交流的事情,我認為雖然我們是達成了人員技術交流的協議,但是不如把他放大到華、日民間交往的層麵來,這樣一個是我們可以加大交流力度,另一個鈴木株式會社也可以回避今後可能的麻煩,技術人員自己選擇不是更方便嗎?”

鈴木光想了想道:“不過要由築波大學首先提出,我們可以默許就是了,讓我們獨自挑頭提出時不可能的,那樣壓力太大,我們承受不起。”

“那好,你跟我來。”蘇遠山拉著鈴木光就去找山田羽根。

山田羽根、鈴木光、蘇遠山三人很快就確定了事情的可行性,並約好明天上午繼續談。鈴木光是想著這次有築波大學出頭,鈴木株式會社隻要控製著關鍵技術人員就可以了,比起答應蘇遠山的條件看來還是要寬鬆多了;山田羽根是華日交流和國內社會問題的研究學者,也希望華日友好;蘇遠山盡到了對自己國家的職責,也感到滿意,三人算是各得其所。

晚上蘇遠山回到自己的住處,忽然想起自己今天的決定是不是太草率了。沒有經過國家相關部門允許就和日本商定了技術交流的問題,會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啊,不行,自己要找個人商量下。

找蘇星顯然是沒有用的,他的存在時為了純技術和安全方麵的保障,而這是個政治問題。雖然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這隻能算是民間往來,但是華夏隻要是和外界交往的,全部都是政治事件,出現遊離於政府之外的任何事情,無論大小、好壞,都是不能被容忍的,雖然蘇遠山還沒有經曆過這樣的事件,但是隻要聽一聽整天掛在口頭的反問:“難道你不相信政府嗎?”就知道了。

蘇遠山拿起電話給秦向陽撥了過去,電話很快接通了,秦向陽顯然還沒有回家,電話裏傳來嘈雜的聲音,看來是在吃飯聊天,等蘇遠山一說完今天的事情;就聽到電話裏一下子靜了下來,估計秦向陽到僻靜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