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陳羽潔的姑姑、姑父(1 / 2)

舊金山,又稱“聖弗朗西斯科”、“三藩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岸海港、工商業大城市。位於太平洋與聖弗朗西斯科灣之間的半島北端,1906年遭大地震,嚴重被毀,後重建。港灣麵積1,126平方公裏,經寬僅1,200米的金門海峽通太平洋,為重要海軍基地和著名的貿易港。是通往太平洋區域和遠東的門戶。

它還是美國西部最大的金融中心。工業發達,主要有飛機、火箭部件、金屬加工、造船、儀表、電子設備、食品、石油加工、化學、印刷等部門。華人和華僑較多,市區東北角的“中國城”為美國華人最大集中地。氣候溫和,景色優美,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有金門橋、海灣橋等宏偉建築和聖弗朗西斯科大學(1855年建)等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多所。

在行政區劃分上也包含在舊金山灣裏的惡魔島和金銀島。城南邊是矽穀,兩者加上奧克蘭以及北邊的馬林縣合稱舊金山灣區。

唐人街是美國城市中最大的唐人街,有120餘年的曆史。入口處有深綠色中式牌樓和一對石獅子,上書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四個大字,是唐人街的象征,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征。

其中主要的街道為格蘭特街,兩側有許多具有中國色彩的紀念品商店和中國餐館,來此觀光購物的人潮經常擠得水泄不通。西側與格蘭特街平行的斯托克頓街則是當地華裔人士采買物品商店街。

有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當地居民都對自己居住在舊金山“感到非常滿意”,其中包括了87%的同性戀者、81%的異性戀者、77%的亞裔、77%的非裔和西裔,以及81%的白人。

方海家就居住在唐人街中的一條小街上,是一幢5層的大樓,看著周林三人很驚訝的樣子,陳羽潔解釋說:“這座樓就是致公堂的堂口,方海的父親方伯謙是致公堂的大佬,後邊專門有別墅,我們隻要繞過這座樓就能看到。”

這下子滿車皆驚,原來陳羽潔的姑父是致公堂的大佬,那豈不是致公黨海外的龍頭老大了。

致公堂又稱義興公司、洪門。清末海外華僑會黨組織。清鹹豐、同治年間成立,總部設於舊金山,紐約、芝加哥等地設有分堂。以反清複明為幟誌,就連現在名滿天下的孫中山也曾經是致公堂的“洪棍”,也就是大元帥的意思。

1904年,孫中山先生在舊金山致公堂總部,親自為致公堂重修新章,對致公堂組織進行整頓和改造。孫中山先生充分肯定了洪門的曆史作用,對洪門的弱點也作了直截了當的批評。在他的指導下,重新修訂的新章具體條款為八十條,主要內容為四點。第一:“本堂名曰致公堂,總部設在金山大埠。支堂分設各埠。茲有名目不同者,今概改正,名曰致公堂,以昭劃一”;第二:“本堂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本堂以協力助成祖國同誌施行宗旨為目的”;第三:“凡國人所立各會黨,其宗旨與本堂相同者,本堂當認作益友,互相提攜;其守旨相反者,本堂當視為公敵,不得附和”;第四:“凡各埠堂友須一律注冊報名於大埠總堂,方能享受總堂之一切權利”。

1925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四次懇親大會在舊金山召開。來自美洲各地、香港、澳門和上海等地的洪門組織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的主要內容是:決定以洪門致公堂為基礎,組織華僑政黨,定名為中國致公黨;通過《中國致公黨黨綱》。

中國致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致公黨的成立,標誌著華僑政治力量的新的崛起,即使在現在依然是華夏把各民主黨派之一,隻不過活動基本上限於停滯罷了。

方伯謙作為舊金山總堂的大佬在致公堂內具有最高的權威,就連國內致公黨的主席見了他也要叫聲“大佬”;沒有方伯謙的認可,致公黨出了國門屁也不是,這也是由於致公黨的根子就在這裏的緣故;全球的致公堂都要聽從總堂的命令,這完全可以稱作是一個超級大幫派。

周林心中一陣後怕,要是當時自己和蘇遠山鬧翻了,在打上陳羽潔的注意,這位致公堂的大佬會不會派人作了自己,想想這種可能真的是存在的;別看自己在國內呼風喚雨,可是畢竟那是靠家庭的力量,再說除非自己永遠不出軍區大院,否則,以致公堂一貫的暗殺傳統,豁出去幾條人命,還怕殺不了自己這個三代公子,自己又不是國家領導人,人家根本就不用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