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超級交通工具計劃(1 / 2)

錢斯昌終於走了,帶著鄭中市同學們的不舍和眾多禮物走了。

本來蘇遠山要親自帶車送的,可是錢教授堅持一定要自己走,沒辦法,蘇遠山隻好帶著同學們把他送上飛機,同時關照在蘭州的公司銷售服務人員到機場去接機,不然光是托運的行李就不是一個人可以處理的。

隨後蘇遠山讓趙蝶安排向蘭大捐資設立助學基金的事宜,以方便配合錢教授來鄭中市設立教學點。

處理完這些事情以後,下一步就是加快企業發展步伐和交通工具的開發了。

對於每次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在旅途中,蘇遠山是深感無奈,國內還好說,近處有汽車和火車,遠一點的乘坐飛機大約在3個小時以內也是可以到達的,可是一旦自己出國,動輒就是7、8個小時,而去一次多倫多或者是紐芬蘭島,就需要15個小時了。

如果那邊有什麼急需自己處理的事情,那就根本不可能在一天內感到了,因為進出過門的機場最近的京城需要浪費5、6個小時才可以乘上飛機,再加上飛到的時間,一整天就過去了,根本就是鞭長莫及。

蘇星的資料庫中有關於星球內部交通的解決方案,一種是城市中的磁懸浮車和固定軌道軌道交通磁能列車,另一種是城際反重力交通飛艇,當然並不是說磁懸浮車就不可以來往於城際之間,而是磁懸浮車是作為家庭單位的出行交通工具而存在的,而磁能列車和交通飛艇是作為公眾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出現的。

現在蘇遠山需要的是磁懸浮車而不是反重力交通飛艇,並不是交通飛艇不需要,而是製造這個家夥實在是太招搖了,在現在國內的環境下,一旦出現根本就無法解釋,被政府相關部門專政的概率無限接近100%。

而且高級磁懸浮車是可以承擔反重力飛艇的很多功能的。

所謂磁懸浮車就跟國內某地建設的軌道磁懸浮列車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磁懸浮車是不需要固定軌道,而且自帶電磁力場發生器;原理也不相等同,國內磁懸浮列車已依靠電磁場產生懸浮效應而形成一層隔絕物理接觸的空層,通過減少摩擦力達到速度提高的效果,而磁懸浮車是利用星球間普遍存在的地磁場效應,利用磁懸浮車自身產生的磁場與地磁場相互作用的吸引已及排斥力進行運動的一種交通工具。

此種懸浮車的優點是速度極快,雖然不能達到磁場的運動速度(也就是光速),但是根據磁場的強度和自身材料的承載能力,理論上可以在地球電離層下方以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11.2公裏運行,實際應用中可以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公裏。

這也是因為各個星球的大小、磁極強度不同而決定的,按照地球的情況可以達到這樣的速度已經相當不錯了,畢竟第一宇宙速度下隻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就可以繞地球一圈,在現階段對於蘇遠山已經足夠高的了。

磁懸浮車的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磁力發生器,這是磁懸浮的關鍵,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其次要解決的是磁感應器和控製器,這是駕駛部分;還有減速倉、外殼材料問題。

所謂磁力發生器,簡單點說就是利用電場的磁效應產生與地球磁場相匹配的磁力線流,形成排斥和吸引作用來驅動磁懸浮車離開地麵和進行運動;其難點在於提供足夠的電場能源和生產磁力發生器的超導材料。

解決方案是利用現成的能量結晶作為能源,超導材料可以使用低溫製備出可以在常溫下使用的超導金屬,控製器和磁感應器相對複雜點,可以使用德爾特人的飛船智腦記憶晶體或者蘇星來控製,當然現在蘇星還是戴在自己身上比較好,那就隻有使用德爾特人的東西了,雖然有些大材小用,不過現階段這個已經是最能發揮其功效的地方了。

外殼材料和減速倉技術都有現成的技術資料可以利用,隻要能夠按照條件生產出來就好了,至於說其他的方麵都屬於比較容易解決的部分。

普通製冷劑使用的是液氮、氟利昂等,這些材料都不能達到製備蘇遠山需要的常溫超導材料的溫度,因此需要重新設計製冷設備,利用電磁場和激光製冷技術的新型製冷方案擺在了蘇遠山的麵前,首先就是激光光源的問題,采用二氧化碳作為發光源的激光倒是比較容易製備,但是還需要優良的光源轉化材料,根據蘇星的技術資料和地球上已知和可疑獲得的材料對比後,蘇星給出的答案是紫色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