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後,姝子終於從死神手裏掙脫出來。夜半私語時,他忍不住問她:“那時候,你除了兒子,真的一點點都沒想到我嗎?”
姝子說:“沒有想到不等於沒有愛。人在那關口,責任是第一位的。我覺得對兒子還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
聰慧的她又說:“我知道你從當初到現在一直都愛著小妹。你為什麼不背叛我,還不是因為責任嗎?”
他默認。
他將姝子的話說給婕子聽,不久,一直未嫁的婕子喜結良緣。
愛情離開責任,隻是一種沒有規則的遊戲,玩久了會令人生厭。
真愛在於適合
兩年前,我認識了現在的先生。那時,正是我結束了一段戀情,情緒最低落之時。原來的男友,是我高中的同學,也是我早己塵封在記憶中的初戀。念高中時我們已經極為默契,等到讀大學,水到渠成正式開始了戀愛。大學畢業後,我在一所中學教書,他在一家外資辦事處工作,大家都忙忙碌碌的,見麵次數少很多。而後漸漸地,他變得忽冷忽熱,若即若離,令人無法忍受,兩人間前景一片暗淡,我搶先一步提出分手,還笑著說,分手後我們還可以做朋友啊。他也笑,好啊,眼中沒有一絲留戀,一段感情終告結束。而我們曾經是同學中公認的最般配的一對。
不久,我認識了現在的先生,一個街道公務員。半年後,我們互相上門見過對方家長,一年後結了婚。一次參加先生同學的聚會,他的同學開玩笑地對他說,這裏你的老婆最漂亮了。先生笑笑:“我是癩蛤蟆吃了天鵝肉。”我的好友見過他,也私下婉轉表示,你們好像不是最相配的,是不是因為前段感情的刺激才……先生長相普通,穿著亦不講究,常常是四五十元的T恤,兩百多元的西裝,跟原來男友英俊帥氣、西裝革履自有天壤之別。那天相親和他聊天時他便坦白:“我還沒有談過戀愛。”那年,他27周歲。我並不感到吃驚,以他不出眾的外表,加上內向的性格。但我很快感受到了他對我的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我在他心裏的地位。談戀愛時,無論多晚,他都會堅持送我回家,而不管一個住楊浦,一個住浦東;他衣著簡單,卻從不吝惜為我買衣服;每次外出,都不忘給我打個電話,回來時捎上一份小禮物。
生活也許就是這樣,幸福的婚姻,它不是最好的,卻是最合適的,在恬淡的生活中落落大方地彈奏愛的浪漫,是一個女人畢生追求的幸福。
真愛即最好
劉小石與女友小尹交往了一段時間,他感覺自己已找到了一株能溫馨生命的芳草,於是便鄭重地向親朋好友宣告自己要結婚了。
不料,這時許多人站了出來,嚴肅而鄭重地對他說:婚姻可是關係一輩子的事,你怎麼可以剛交第一個就倉促地下結論;應該進行多項選擇,挑選最好的。你呀……那最後一聲無限惋惜又無可奈何的長歎,似乎確認他這個執迷不悟的“情癡”日後定將後悔。
但是,小石沒有聽信這些,他從一位朋友身上得到了一些啟示。小石的一位朋友,談了不下一打的女朋友,至今仍在苦苦尋覓,說一定要找一個最好的。但是,5年過去了,他至今仍是孑然一人。
因此,小石決定,在婚戀問題上,自己“不求最好”!
他認為,不求最好,才能真心實意深愛一個人,如果成天向自己的戀人表白自己愛得如何深,而腦子裏卻時刻幻想著一天在某個地點與一個更美妙的女子邂逅,這種愛能稱其為愛嗎?不過是一粒幹癟的種子,永遠不會得到愛的土壤青睞。
不求最好,才能平靜而坦然地接受所愛的人。這種愛,平淡但深沉,雖承認不是最好,可仍然去愛,這本身不就體現出愛的質樸與純潔嗎?
不求最好,也是一種淡泊寧靜的心誌,寧靜方能致遠;這種心誌中包含的愛才會伴你走過一生的風雨。
人作為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貪欲可能也是最大的,明明幸福就握在手上,卻不著邊際地遐想,可能還有更好的,於是便放棄已握在手的幸福,去追求虛無縹緲。我們必須要記住:最愛就是最好。
評比恩愛夫妻
居委會要在所轄的街道內評出一對最恩愛的夫妻。幾經篩選後,有三對夫妻入圍。於是,居委會通知這三對夫妻,叫他們周六的上午去居委會辦公室,參加最後的評比。
三對夫妻如約而至,他們一對對相擁著在居委會辦公室外的條椅上坐著,等待評委的召見。評委把第一對夫妻請進了辦公室,叫他們說說他倆是如何恩愛的,妻子說,前幾年她癱瘓了,臥病在床,醫生說她能站立起來的可能性很小,她絕望得幾乎要自殺。但她的丈夫鼓勵她活下去,多方為她求醫,對她不離不棄,而且幾年如一日照顧她,任勞任怨。在丈夫的關愛下,她終於又站了起來。她們的故事十分感人,評委們聽了,都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