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誌彬重新振作起來,她決定要學到過硬的花卉養殖技術。之後,她輾轉蝴蝶蘭的原產地台灣、北京等地考察取經,詳細了解蝴蝶蘭等一些高檔花卉在土質、溫度、濕度、光照等方麵的需求特性,並且請來了北京農業大學的教授現場指導。功夫用到家了,劉誌彬終於培育出了生機勃勃的蝴蝶蘭。2007年她投資8000萬,建立了占地150畝的錦龍園藝品牌花卉培育基地,由於她待人誠懇,誠信為本,再加上她培育的蝴蝶蘭品質上佳,許多客戶都上門收購,平均一株可以賣到200-300元,成為晉冀魯豫及中原規模最大的品牌花卉培育種植基地,年產的蝴蝶蘭、鳳梨、紅掌、仙客來、一品紅等精品花卉150萬盆。
贏市場鑄美麗人生
在創業過程中,劉誌彬深刻認識到原來的農家作坊種植模式很難與現代市場接軌,遲早要被淘汰,必須走出去,與全國的市場對接。於是她決定興辦一個花卉市場,作為和全國同行業交流的窗口。2005年她投資680萬元,建立了占地8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專業花卉市場——錦龍花卉市場。創建初,劉誌彬主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花卉銷售有此需要,可建成後,周邊的同行紛紛要求加盟市場。原來大家都有對外交流的需要啊,這個發現讓她眼前一亮,她琢磨,何不通過市場的攤位出租把周邊的花卉行業組織起來,優化資源,自己變為協調者和組織者呢?這樣既滿足了經濟利益的需要,又增強了當地行業的競爭力。於是,她把市場900多個攤位都租了出去,帶動了花卉種植、培育、銷售等一係列鏈條。為了提高市場的知名度,她親赴北京、山西、河南等地推廣,因為花卉的顏色好、花朵大、耐寒性優異,市場迅速打開,第二年慕名前來的客商絡繹不絕,市場年成交額5000餘萬元。
如今,劉誌彬的錦龍園藝有限公司已經成為總資產8000多萬元,年利潤四五百萬的明星企業。在事業成功後,劉誌彬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她的花卉市場為20多名下崗職工、殘疾人安排了工作;為幫助大家共同致富,她無償為村民提供技術、種苗等。她多次為村莊綠化捐贈樹苗,並帶動了10個巾幗誌願隊從事綠色創建活動……劉誌彬在做的,是一項美麗的事業,在帶給別人美麗的同時,也美麗了她自己的人生。
入行小貼士:
1、花卉種植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入行前必須經過專業學習,建議從易成活的品種開始。
2、花卉種植是項辛苦、細致的工作,要有耐心和毅力。
3、要注意更新換代,品種更新,滿足客戶的新需求。
4、定期邀請專家指導培訓,更新種植培育知識,或選擇加盟,讓對方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