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的創新精神
卷首語
作者:冷鮮花
對真正有創新精神的人而言,互聯網沒有那麼可怕,也沒有那麼神話。與傳說中縱橫捭闔的互聯網江湖相比,現實中的創新與創業更加踏實靠譜。
王健林和馬雲再次掐架,傳統思維與互聯網又一次對撞。後者問前者願意為O2O轉型付多大代價,前者表示不打算付太大代價怕因此變窮。
互聯網攜顛覆基因而來,傳統領域的老大們當然是受衝擊最大的。不願意為轉型付出太多成本怕變窮,顯然不是有作為的創新者應有的心態。在守成怕失去的保守者那裏,互聯網思維似乎正在淩駕所有,而“互聯網+”式的創新是眼下最受追捧的創新。但對真正有創新精神的人而言,互聯網沒有那麼可怕,也沒有那麼神話。與傳說中縱橫捭闔的互聯網江湖相比,現實中的創新與創業更加踏實靠譜。
在筆者的周圍頗有一些這樣的創業者。
在汽車修理行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牛宗欣,一展厚積薄發之勢,麵對眼下價格高昂、不透明的汽修市場開始前所未有地發力,他要以“鼎昌車管家”公開、透明、低價、專業的這種汽修業新玩法給汽車修理市場帶來一場改變。
從事大型機械設備生產製造的企業家葛先生選擇進入了一個新行業:節能環保型的水暖地板研發製造,市場定位是沒有集中供暖的農村地區。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冬天裏挨凍的滋味讓今天的他記憶猶新,經過近兩年的研發,他的產品已經趨於成熟。眼下的他正在著力於以最低廉的價格將節能又易於安裝的產品推向農村市場,讓人們冬天不用再挨凍。
在日本留學7年學成歸來的陳俊在學前教育領域創業,著手創辦智田幼兒園——“智慧之田地,孩童之樂園”,在智田課程中幼兒被視為最普通、最天真、最質樸的“孩童”,智田學因為他們提供的是一片可以自由施展想象、快樂生活的“樂園”。滿懷激情的他此刻正忙碌在裝修現場,準備7月份開園,提前種植下小樹苗和小蔬菜,以便和孩子們一起采摘,供孩子們使用的衛生間要更大更明亮一些,每一個細節的設計都以孩子為出發點。
青島農業大學畢業後立誌於要在新農業領域有所作為的趙成浩選擇了一家種植公司就業,受移動互聯浪潮的衝擊他於一年半以前自行創業,聯合幾個誌同道合的同學創業成立一家互聯網公司,誌在幫助傳統企業做好商務的電子化,至今已經積累了近一百家企業客戶。
這些現實中的創業精神比傳說中的互聯網江湖更加務實踏實。拉卡拉科技董事長孫陶然總結過創業要健康長久的兩條規律:人靠譜,心態平。他們也並非追逐財富與成功的夢想家,而是對自己的行業很專注和投入的腳踏實地者。“每個產業都有大量的專業知識,每個參與者都掌握自己和少數人才熟悉的細節知識。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正確的價格會被‘發現’,每個公司和參與者都像前方的探路者或者負責搜索的螞蟻,通過對所有局部變化的觀察和分析,敏感地做出反應。”
“創新需要構建新事物的想象力和洞察力的智慧,還要求進入未知領域、與同伴和導師分道揚鑣的勇氣。創新者由此被視為英雄,他們將追求創造放在舒適之上並勇於麵對失敗和損失。創新來自對商業或世界的新模型的構想。因為,不論是公司創始人、天才的首席執行官還是敢於嚐鮮的終端客戶,這些創新者都被一種內在的需求推動,想要對自己或他人展示與眾不同的理解。”
就如亨利·福特雖然並非汽車的發明者,但他對大規模汽車生產的追求就是創新的典型案例。哈羅德·埃文斯評價道:“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新發明,這不是說他創造了自動化生產線,使奧利弗·埃文斯在1795年設計的生產線的加工效率提高了5倍……他真正的天才級創意在於: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輛汽車的平等主義的理想。”
反觀我們周圍的這些創業者們,他們在被現實打磨後,在浮躁的大環境中,依然難能可貴地堅守著自己的理想。就如同《大繁榮》一書的作者埃德蒙·費爾普斯對“現代經濟”的界定:這裏使用的“現代經濟”一詞並不表示目前的經濟,而是指具有高度活力(即充滿創新的意願、能力和抱負)的經濟形態。在這些創業者身上,或許正孕育著“現代經濟”的希望。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我們必須傳播貨真價實的信息。在這個創新創業正逢其時的當下,我們必須挖掘那些真正有創新精神的創業者。當然,比起時髦的顛覆性創新,你可能會說他們做得還很不夠。但重要的是,他們有自己精準自信的方向,有強烈的意願與抱負,並且,他們踏實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