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的臣子,出生年代不詳,死於公元前636年。在公子重耳流亡的十九年裏,介子推忠心不渝地追隨左右,當重耳終於回國繼位國君後,他卻隱居綿山,並因不願下山做官而葬身火海。為了紀念介子推,當地老百姓在每年的三月五日(農曆)禁止煙火,這就是流傳兩千多年的寒食節的來曆。
約公元前655年,忠孝仁義的晉國太子申生,在晉獻公愛妃驪姬處心積慮的陷害下自殺了。驪姬為了徹底排除自己兒子奚齊今後繼位的障礙,又唆使晉獻公派人去刺殺已經被貶往蒲地(今山西蒲縣)的公子重耳。太師狐突的長子狐毛是重耳的臣子,他見太子屈死,斷定今後晉國不得安寧,而且驪姬也不會放過重耳和夷吾二位公子,就吩咐次子狐偃道:“你馬上去公子重耳那兒,幫助他們盡快出逃,以免殺身之禍!”狐偃兄弟於是保護公子重耳逃到了狄國,狄君極其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君臣三人倉皇逃到狄國當天,趙衰、魏武子、先軫、介子推等晉國一幫大臣和社會名流就追隨而至。他們放棄了晉國的官爵和優厚待遇,心甘情願地陪伴重耳流亡國外。
約公元前650年,晉獻公去世,晉國在他的喪葬期間,先後殺了太子奚齊和他的弟弟卓子,禍害晉國的驪姬也投水身亡了。晉國大臣商議迎接重耳回國,但是狐突以自己兩個兒子追隨重耳為由,聲言要避嫌,就沒有在聯名請重耳回國的信上署名,重耳也明白國內政局難測,就沒有回國。於是公子夷吾回國繼位,這就是晉惠公。
約公元前648年,晉惠公結束了在秦國三個月囚禁,終於回國了。他對心腹大臣說,在秦國期間我最擔心的就是深孚眾望的重耳回國。於是就派勇士到狄國刺殺重耳,現任上大夫的狐突再次派人給重耳送了情報,考慮到今後還要伺機東山再起,重耳他們決定馬上投奔強大的齊國。倉促之間也沒有多帶財物,當他們來到衛國關隘時,衛文公拒絕接待他們,君臣一行隻得忍饑挨餓繼續奔波。終於重耳餓得已無力行走了,大家隻好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這時才發現不見了介子推和趙衰。狐毛就說:“我看見趙衰帶了一個瓦罐,裏麵一定還有食物。”魏武子說:“即便有吃的也早讓他自己吃了,怎麼還能剩下呢?”於是大家就地采摘野菜煮食,重耳卻根本咽不下去。正在此時,卻見介子推遠遠地走了過來,手裏還捧著半罐肉湯請公子吃。重耳喝完鮮美的肉湯,這才問介子推從哪兒弄來的肉?介子推說道:“是我們做臣子的沒有盡職,才使主公您到了這種地步!看著主公忍饑挨餓,微臣隻有在自己大腿上割肉孝敬主公了。”
“我一個逃亡的人卻連累你們受苦,今後怎麼才能報答你們呢?”重耳感動得流著淚說。
“我們隻盼望公子您能早日回國,使我們晉國從此脫離苦難,這就是我們樂於追隨您的原因,怎麼敢貪圖您的報答呢!”介子推由衷地回答。
這時趙衰也趕來了,原來他不小心扭傷了一隻腳,所以落在了後麵,他隨身帶的飯自己一點都沒有吃,大家就這樣艱辛地來到了齊國。
公元前636年正月,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耳終於結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踏上了回國登基的道路。當他們在渡黃河時,看見陪他流亡的人把原來那些破舊物品統統搬上了船,重耳大笑道:“我現在回去就是一國之君,還要這些破爛有什麼用?”並命令把原來的舊東西一律丟棄在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