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大業皇帝開大業盛世帝國一分三(1 / 2)

第一回大業皇帝開大業盛世帝國一分三

第一章盛世危機

高祖耶律英驅西夷、滅東洋,安定中土,建立大齊帝國,後太祖、高宗、文宗三朝承繼大業,開創大齊盛世。國富民強,四夷來朝。曆二百七十六年,耶律德文即位,定年號大業。話說耶律德文並未像先祖那樣開疆擴土,也不能勵精圖治,體恤民情。德文即位前為晉王,因表現勤儉、逢迎先皇而深受先皇及皇後喜愛。後設計毒害皇太子而被封為太子。然而,即位後的德文並不像作晉王、太子時那麼勤勉節儉,貪奢的本來麵目日漸暴露。大業三年,帝詔令斥資千萬兩銀營建東都洛邑。大業七年東都建設完工。新建的洛邑城南北二十三裏,東西三十七裏。城中建有洛陽宮,占全城之三分之一。城中另設東西兩市及三十二坊。整個東都的建設共耗資銀三千九百六十八萬兩,期間服勞役者達三百萬之眾。營建東都,極大地耗費了帝國的國力;同時,建城給百姓帶來承重的勞役負擔,導致民怨沸騰。大業八年正月初九,帝下詔文武百官隨駕移東都,帝國的政治中心因而轉移到了地處中原的洛邑。政治中心的轉移,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的集聚和城市、商貿的發展。到大業十三年,洛邑城中人口達百萬成為天下萬國中最為繁華的大都市。洛邑的繁華似乎顯示了大業皇帝的文治武功,似乎使大齊盛世延續。然而自大業九年起,帝國似乎開始不太平了。大業九年五月,青州、兗州發生蝗災;八月,荊州、潮州、江州發生水災。大業十年,魯州曹縣饑民起義,攻占曹縣縣衙。但很快被鎮壓。大業十二年,瀘州爆發農民起義……然而,這一切都未傳到東都。大齊的盛世已經埋下了隱患……欲知後事如何,切看下章分解。

第二章劉氏佳人

大業六年三月二十七,豫州汝陽郡太守劉之南喜得一女,取名蕙蘭。劉太守書香門第,世代飽讀詩書,頗稱儒雅。故而蕙蘭自幼習得琴棋書畫。大業二十一年,蕙蘭年十五,出落成窈窕淑女。此時,劉太守已告老還鄉,歸居家鄉濮陽郡。荊州人氏張瑋,時年一十九歲,好交友,喜周遊。大業十九年,瑋遊至義陽郡,與太守公子李中(時一十三歲)相識。二人一見如故,成為知己。不久,共周遊天下。大業二十二年,二人至濮陽,與蕙蘭偶遇。瑋與中皆為之動心,暗暗下定決心:他日必娶此女。自大齊文宗時,濮陽城便為中原繁華之都市。濮陽城位於大運河之通惠渠段,為南北交通必經之地。濮陽之民多往來於大運河,販南國之稻穀、茶葉往北,運北疆之牛羊、貂茸至南,而銀多留濮陽。是故濮陽可謂富甲一方,城中多紈絝。蕙蘭初長成,時而出府遊樂。城中紈絝子弟見之,莫不爭相訪劉府,然蕙蘭皆拒之,劉太守甚愁。欲知佳人花落誰家,切看下章。

第三章私定終身

上章說到劉太守之女蕙蘭屢拒上門求親之媒,劉太守甚愁。其實蕙蘭早已芳心暗許。大業二十二年,蕙蘭於街中購物時偶遇兩公子,其中一人瀟灑俊俏,並有英雄之氣。蕙蘭見之,驟然心中一動,紅霞拂麵。數年間,蕙蘭無日不思念此人,無奈不知住處所在,更不曉其姓名,隻能空想單思。義陽東南山林之中,自古多豪傑匪寇集聚。大業二十三年九月,劉太守攜家眷至義陽訪親。話說每逢重陽,義陽郡三教洞皆逢廟會。這日,蕙蘭隨丫鬟小喜來逛廟會。這廟會甚是熱鬧,金石珠玉、字畫書扇,滿目琳琅。蕙蘭正看得眼花繚亂,突聽的“一束花兒手中握,花間自有情意多。吾欲折花送佳人,卻惹佳人心憂傷”。循聲望去,竟是以買書畫的公子。小喜悄聲說:“小姐,這不是那日濮陽城中相見公子嗎?”就在這時,眾人大喊:“土匪來了……”。原來是盤踞黃柏山的土匪頭子張青有下山來作惡了。土匪馬隊突然停下,張青一揮手,兩個土匪嘍囉便來抓蕙蘭。“大膽土匪,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強搶民女。放開那姑娘!”張青一愣,竟然有人跟我作對。揮鞭指高喊之人,“你是何人?”那人上前對曰:“吾乃義陽郡守公子李中。”張青冷笑,“你要英雄救美?”轉身對手下嘍囉:“讓這小子長長記性!”七八個土匪上前,隻見李公子三拳兩腳便將那些個土匪打趴下了。張青見此人有些功夫,說了句:“你小子等著!”便帶著手下奔回黃柏山了。自小生在閨中的蕙蘭哪裏見過這般凶神惡煞的土匪,嚇得六神無主。土匪逃走時將蕙蘭小喜推到在地。見土匪走了,李公子趕忙扶起蕙蘭和小喜,“小姐,沒事吧?”蕙蘭輕聲答道:“我們沒事。多謝公子搭救之恩”。自那日回府之後,蕙蘭整日眉頭緊鎖,悶悶不樂,茶不思,飯不想。老爺夫人不知何故,唯小喜知其緣由。一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蕙蘭正於後花園亭中獨坐,小喜滿心歡喜跑來。“小姐,李公子的信!”小喜喊道。蕙蘭驚愕,輕聲喚小喜,“小點聲,別讓爹娘聽到。”接過小喜手中的信,蕙蘭迫不及待的打開,隻有一句話,蕙蘭雙手將信抱在懷裏,竟流下了淚水。小喜不知何故,問道:“小姐,你怎麼了?”接過小姐的信一看,“那日一別,千思萬念皆是小姐,企盼一見。小姐若允,請於今日未時一刻城外城隍廟相敘。李中”。小喜這才明白,小姐是喜極而泣。時間還有半個時辰,但蕙蘭似乎一刻也等不急了,小聲對小喜說:“小喜,回房間替我梳妝。”小喜以手掩口笑了。未時一刻,蕙蘭小喜準時來到城隍廟前,李公子早已在此等候。看著朝思暮想的人就在眼前,二人竟都不知所措。還是小喜機靈,拉了下蕙蘭,“小姐,您先進去吧,我在外麵候著。”蕙蘭走進廟中,二人相擁而泣,但很快都露出了笑容。二人共敘情話,相約盟誓:海枯石爛永不分離。不知覺已經戌時了,三人準備回城。欲知有**結局如何,且待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