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下去,追擊公孫瓚!”大家還在準備慶功宴,我卻下達了追擊的命令。
下麵的眾人互相瞧了瞧,沒有人自告奮勇,於是我就隻好點將了。
“趙雲何在?”
“末將在!”趙雲手裏還攥著半個雞腿,說話的聲音很是含糊,看他那傻乎乎的樣子,我是真想不到這是傳說中的常山趙子龍,說他是張飛許褚之流我倒是還相信。
“帶上2500騎兵,和我一起去追公孫瓚!”我知道,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命令趙雲去追,先不管趙雲怎麼想,眾人一定會覺得我是個不近人情的人,但如果我自己也去追公孫瓚,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兩千五百騎兵,這是我麾下所有的騎兵了,因為我一共就三萬人。這在當時已經很不錯了,漢末的大諸侯也就有二三十萬人,你可別受演義的影響,覺得士兵的命和毛一樣賤,其實曹操赤壁根本沒有八十萬人,事實上連二十萬人都沒有。夷陵之戰劉備伐吳,老羅說他帶了75萬人,更是神奇的扯,因為蜀國人口一共才不到90萬。
我還驚奇的發現,這時的騎兵已經有馬鐙和馬蹄鐵了,而在很多小說中這兩樣東西都是主角發明的,心裏不禁暗罵那些不負責任的作者。
我依然騎著我的自行車,因為我不會騎馬。自行車的速度是一定沒有馬快的,很明顯我的速度拖了全軍的後腿。
我發覺趙雲看我的眼神有些奇怪,於是就說:“瞅什麼?我騎的這玩意兒雖然速度慢了點,但是隻要我有口飯吃,它就能不停的向前走,連續走上幾天幾夜不休息也沒關係,比馬靠譜多了。”
話雖然這麼說,但我速度慢是必然的。於是我讓趙雲帶五百騎以最快的速度進軍,而且如果公孫瓚反擊,隻許敗,不許勝。
且不說我蹬著自行車和兩千人一點點前進,先說趙雲,那五百騎兵跑著跑著就要攆上公孫瓚了。
趙雲突然聽見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乍一看,一大片箭雨朝自己飛來。這時,兩旁分別衝出一隊騎兵,趙雲一看不妙,撥馬就走。
“趙雲,你這個叛徒!公孫將軍何時虧待過你!拿命來!”一隊騎兵的帶隊將軍手持青龍戟截住趙雲。趙雲二話不說,挺槍來戰。僅僅一個回合,趙雲的將那將軍掀下馬來,一槍結果。
趙雲在亂軍中如同一架恐怖的殺人機器,很快在公孫瓚的軍中打開一個缺口,帶著二百多騎兵突圍而出,公孫瓚的損失就比二百人多多了。
當我再見到趙雲時,也來不及多說閑話,直接下達了繼續追擊的命令。
剛剛公孫瓚派人埋伏趙雲,趙雲被擊敗,公孫瓚一定放鬆了警惕,所以對於打敗公孫瓚我有必勝的把握。當然,對於全殲敵軍我是不敢想的,畢竟敵人是自己的十倍,我準備撿點便宜就跑。
很快,我們又一次追上了公孫瓚。這一次突襲讓公孫瓚猝不及防,士兵們還沒有把箭搭到弓上,騎兵已經打到了近前。
公孫瓚的隊伍被我的騎兵分割的四分五裂,彼此不能相顧。受傷的公孫瓚坐在馬上,根本不知道來了多少人,下令往回跑。
趙雲的涯角槍上下翻飛,效率極高,不一會兒就殺死一大片。我也毫不客氣,手中的衝鋒槍盡情的揮灑出密集如雨的子彈,很快撂倒了上百人。衝鋒槍的彈匣因為已經被改成了100發,火力續航性得到了很大保證,更何況我後背上帶了十多個半米長的彈匣。
周圍的士兵受到了我和趙雲的鼓舞,士氣大振,瘋狂的砍殺著公孫瓚的人。又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自己帶來的彈匣隻有一個有子彈了,於是吩咐趙雲,收軍回城。
此時我們已經損失了三百多騎兵,公孫瓚死了七千多人。我讓大家停止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