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了,臨玥隻覺得內心空明,無比的舒服。
而在這一刻,幾十年未曾響過的鍾樓奇跡般地響了,濃厚清脆的聲響隻扣臨玥的心弦,陵櫻也因鍾聲沸騰了,每個人臉上都流露著濃濃的喜悅。
是的,鍾聲響起,代表了賜予演奏者的祝福及開啟了通往鈴音學府的絕對通行證。由校方等一係列股東推薦的個別成員能遠赴英國參加音樂大賽。?
臨玥並不知道流傳在音樂學院鍾樓的傳說,當鍾聲響起的時候隻覺得心身都空明了一般,那渾厚有力的聲響直接撞擊了她的胸腔,說不出的震撼及平靜。
直到心髒的頻率恢複了平時,臨玥才踏出這一片柔軟的草海。
剛走了幾步,臨玥才想起了顧笑笑所說的話,懊惱自己的遲鈍後,快速趕往大禮堂。
大禮堂內人聲鼎沸,掌聲響亮,臨玥趕到那的時候,已是沒有空餘的座位了,她走到靠近走道的位置站定,欣賞著台上人盡情演奏的樂聲。
樂聲結束,演奏者退場。
接著主持人念出下一個演奏者的名字,會場頓時爆發出強烈的歡呼聲,口哨聲及熱烈的掌聲。在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身著白色典雅抹胸禮服的顧笑笑閃亮登場。
撫著大提琴,顧笑笑優雅落座。
在鋼琴的先奏下,單純夢幻的節奏輕輕地引起大提琴哀怨憂傷的主題。
淺淺的,淡淡的憂傷,寧靜柔美,充滿遐想。
臨玥情不自禁地進入到顧笑笑演奏曲目的世界中。
《夢後》又譯“夢醒時分”,是法國作曲家弗雷於1878年創作的一首藝術歌曲,那時正值弗雷與其未婚妻薇爾朵解除婚約,因此情感生活中的哀怨之情無以自拔地流露在這首樂曲中。
樂曲中描寫主角所戀慕的美麗女性出現在夢境,一起飛向光明的天空,夢醒,幻想破滅,主角懇求幻想持續,到最後他悲痛的呼叫,隻換來無情的聲響。
一場夢,一場對白,換來一地的憂傷。
分不清夢境還是現實,執念還是悔意,臨玥隻知道心底的某處很疼。
顧笑笑輕柔地揮動著手中的琴弓,目光縹緲卻又專注,低沉綿長的的音色使在場入座的人都身臨其境,淡淡的憂傷縈繞在心頭。
鋼琴的清脆厚亮配上大提琴沉重綿長構成了優美動人的旋律,那緩緩遊動的旋律就如低婉的歌唱一般,揉入一種讓人靜默中逐漸忘我的情感,將哀怨化作琴弦上的嗚咽,釀出夢幻般的意境。
那是顧笑笑演繹的夢。
多情,邂逅,甜蜜,褪去,憂傷,悲痛,無情……痛惜,不甘,執意,倔強……
那是顧笑笑透過大提琴詮釋的故事,表達的情感。
臨玥看著台上忘我奏曲的人,淚水氤氳了眼眶。
笑婆娘經曆了什麼,為什麼流露出這樣的情感?
臨玥想要去擁抱顧笑笑,擁抱那憂傷的旋律,她靜靜地閉目,遨遊在夢境中。
隨著淚水的淌落,再品析曲目,臨玥擁抱到了短暫的溫暖,甜蜜,訴說無限的悲傷,傾慕他人的幸福。
隨著大提琴輕柔悠長的尾音,夢境瓦解,臨玥緩緩睜開眸,溫柔地看向台上矚目的顧笑笑。
令人酸楚的煽情,化作琴弦上的嗚咽,那是由夢境編製而成的碎片……隨著淒美的旋律消失在偌大的會場。
綿延細膩感人的韻味依然回蕩在大禮堂,久久飄蕩。
許久,掌聲如潮水經久不息,洪亮整齊。
同臨玥一樣站立在過道上欣賞樂曲演奏的是一名30歲上下的男子,男子麵貌俊秀,皮膚白皙,擁有中英混血的臉蛋透露出濃濃的興趣。
是的,興趣,來自舞台上將《夢後》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女孩,和身旁這位小巧奪目的小女孩。
當別人傾聽《夢後》旋律時,小女孩一臉的疼惜;當別人身臨《夢後》的意境中流露憂傷悲痛的時候,她哭了;當別人意猶未竟於《夢後》,而她目光灼灼對著舞台上的女孩溫柔地笑了。
男子忍不住多看了幾眼身旁的小女孩,之後又將目光放於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