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看了看,說:“少公子,在漢景帝的陽陵還有陶豬大陣啊,每隻小乳豬通長0.16米,高0.06米,分黑白兩色,豎耳、長嘴、尾或卷或直,形象逼真。要知道漢武帝小名就是彘……豬也不是什麼……”
“唔?”司馬亮瞪了他一眼,你這是要拆台是嗎?嚇得這個人不敢再出聲了,乖乖地縮到另一邊,其他人都注視著這個人怪他自己自討沒趣。
司馬亮帶著這些人繼續往前走,司馬亮又火了:“怎麼走這麼久還沒到啊?”這些人隻好是說:“就快到了!快到了!”
司馬亮看了看有畫像石,刻有兵卒車馬的圖案,司馬亮恨得直咬牙,說:“怎麼了?死了還想到地下帶兵嗎?都是你這個死曹操,我要不也不用這麼地辛苦來這裏了!給我把這些刻有兵卒車馬的圖案都劃掉!快!”“是!”“是!”這些士兵不得不聽從這個少爺哥的命令來行事,大多被劃花和砸得七零八散。
司馬亮站在跟前,看了看[注一]“七女複仇圖”,這七女複仇圖講的是長安令憑借著手中權力害死了一個男人,為此他的七個女兒躲在橋下為自己的父親報仇而襲擊路過的長安令。這七個女兒為父報仇的所為,傳了許久,一直都被崇尚於遊俠的人推崇。
司馬亮一陣地冷笑,說:“這個笨曹操啊!推崇於俠義,你以前不是統治者可以,你看看你的老友袁紹年輕時不是和你一樣推崇俠義嗎?成了河北之主後怎麼樣?推崇俠義不是讓後世很難治理嗎?做官的害平民就害了嘛,就算真的沒有理,真的天怒人怨,也由不得平民自己動手來懲辦朝廷官吏?還要被傳頌七女複仇這件事!哼!”司馬亮的部下看了一眼司馬亮隻能對這公子哥兒無奈地搖搖頭,說不出話來。
[注一]:關於所謂的七女現存的古籍中最早見於是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載,有七女塚,七女池,此為項羽的叔父項伯死後,他的七個女兒為他挖土造坑,被挖七處有水注,即“七女池”。
安陽曹操墓的一幅石像畫據說與山東嘉祥武氏祠中發現的畫像石以及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的“七女為父報仇圖”相似。
在和林格爾中中的壁畫都明確標了“長安令”“渭水橋”所以肯定是為“長安渭水橋”,據畫像的內容為“七女報仇圖”,由於是考古發現的,現存史籍都沒有關於這個故事的記載,所以視為失傳的故事。
因為失傳了,所以便沒有七女的記載,直到酈道元的《水經注》所載的七女又是與這個刺殺長安令的七女而不同。
在山東莒縣“碑闕”、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武氏祠、孝堂山石祠、臨沂吳白莊漢墓和安徽宿縣褚蘭兩座石祠西壁上,都是選擇不同時間段的“七女為父報仇”的故事。
這些畫像中都是以渭水橋為地點,七女或乘船,或騎馬,如內蒙古和林格爾中沒有武器,七女有騎馬;莒縣東莞圖中七女執各式武器,全不騎馬。
被七女報複的長安令或坐在車上或落入水中,這些都是這些地方所出土不同的壁畫內容。有人猜測可能是所寫的時間段不同。
畫中有七人皆頭梳高髻,形像似女子,故判斷應為女子,所以判斷為“七女複仇”。至於曹操的高陵所出土的“七女複仇圖”我查了好久都沒能見到廬山真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