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有疑問了,說:“為什麼四弟要把注意力放在遼東等地呢?他這是做什麼啊?要知道我們最重要的戰略方位應該是涼州方向的大秦帝國啊!還要把財富給運去遼東從而賞賜給外族?這,這到底是怎麼了?”
範喜說:“父親吩咐一定要這樣做!”周瑜、魯肅和陸遜已心知肚明,諸葛瑾也猜出了,範喜向諸葛瑾一示意,因為他來的時候就是先去拜見詩雅,然後讓詩雅去說服諸葛瑾,讓諸葛瑾好說得陳智心服口服,雖然範喜帶命令回來,陳智一定會服從的,心不服是不行的。
諸葛瑾便說:“司空大人,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雖說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大秦帝國,可現在大秦帝國還沒有對我們展開攻擊,這無疑是給了我們極好的時間。北疆的各族一直都以來都讓我大漢頭疼不已,不徹底地消滅他們,那麼北疆就不得安寧,北疆不得安寧,總有個後顧之慮。”
“與其如此不如乘大秦帝國還沒有全力對我們形成攻擊的時候,一舉先解決北疆這後顧之憂!敵人未知主公還活著,從而主公隻憑三萬人大破三十萬烏桓,盡滅烏桓,將其驅入漢土,受我大漢節製!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一舉就震撼了各族的心!更顯漢軍威武!”
“我想主公運財來收買烏桓人的心,為的是讓他們為我們所用!要知道他們的鐵騎戰鬥力很強,要是加入我軍中,我軍戰力必定大增!到時我軍實力大增,又無後顧之憂,到時就移軍來與大秦軍爭衡,勝算將更大!”
陳智聽到諸葛瑾的解說之後,連連點頭,說:“有理!對有理!四弟應該是這樣想法的!”範喜抱拳,先向諸葛瑾一揖:“舅父所言正是父親所想!”周瑜、魯肅和陸遜等人自然出來打圓滑:“我等也是猜想主公是這樣的想法!”
陳智又問:“那四弟是不是想讓我征兵向遼東啊?”範喜搖頭:“不必!遼東這一邊已有二十萬大軍了,何況四郡也有幾千人馬,現在又得驅使烏丸為範力所有,不用兵力太多!隻須保障糧草供給就足夠了。倒是涼州那一邊,要是大秦軍向長城發起攻擊,能不能守到北疆烽煙熄滅,這可是至關重要的啊!”
陳智明白了,說:“周郎、子敬和伯言都得去長城那一邊了!”範喜補充:“當然還得有諸葛亮、龐統、荀彧荀攸叔侄去長城邊,那樣可以更加地確保萬無一失!”“他們?”陳智有些猶豫了,他認為這些人不是自己一心的。
範喜說:“二伯父,父親說了,現在大漢生死攸關之際,這些人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的!但請二伯父放心!而且這是父親的命令!”尤其是命令這一條加重了語氣。陳智見到範喜這樣子是歎了口氣,隻好說:“好吧!那範力全部照辦!”
倒是陳智在想:“範喜這個侄兒有著四弟的霸氣,做事雷厲風行。日後我家要好處的話,這可比不上範承啊!要是範承繼承了四弟的位子,毫無疑問我家將得更大的利益。何況我以為四弟他們全死了,繼位的隻有範承,所以我讓衝兒和範承走得很近,加上以前我又有想扶範承繼位為丞相的想法,要是喜兒真的繼位了,他能放過我嗎?我在世的時候,喜兒或許不敢,可我一旦亡故,衝兒怎麼辦啊?”陳智是在為自己的家族打算的。
[注一]:宇文擴是我自創的人物。
[注二]:段日陸譽是鮮卑段部的首領,早年被賣到烏丸的大庫辱官做家奴。大庫辱官沒有唾壺就吐到了段日陸譽的嘴裏,他不但不氣,反而吐下,向西禱告。發生饑荒之後,他被派到遼西一帶討生活,招誘流亡者,因此強大起來。死後由其弟段乞珍繼位,段乞珍死後,傳給兒子段務目塵,段務目塵由於跟隨晉征戰被封為遼西公和大單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