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海,1995,《世紀之交的晚清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醒民,1988,《論彭加勒的經驗約定論》,載《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
羅素,1983,《人類的知識》,商務印書館。
羅素,1993,《中國人的性格》,中國工人出版社。
路威,羅伯特,1984,《文明與野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馬克思,1972,《資本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1972,《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195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197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197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197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197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
馬林諾夫斯基,1999,《科學的文化理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邁爾,1992,《生物學哲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芒福德,1989.《城市發展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莫蘭,埃德加,1999,《迷失的範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莫蘭,埃德加,2001,《社會學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莫裏斯,2002,《人類動物園》,文彙出版社。
帕森斯,1988,《現代社會的結構與過程》,光明日報出版社。
培根,2002,《培根論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加勒,昂利,2006,《科學與方法》,商務印書館。
瑞澤爾,喬治,2004,《現代社會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桑巴特,維爾納,2000,《奢侈與資本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石川榮吉,1988,《現代文化人類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斯諾,P。C。,2003,《兩種文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斯塔夫裏阿諾斯,1988,《全球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孫中山,1985,《孫中山全集·第五卷1919.1—1921.11》,中華書局。
索托,赫爾南多·德,2005,《資本的秘密》,江蘇人民出版社。索緒爾,1980,《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
托克維爾,1992,《舊製度與大革命》,商務印書館。
威爾遜,愛德華,2005,《生命的未來》,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威廉斯,喬治,2001,《適應與自然選擇》,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維納。N。,1978,《人有人的用處——控製論和社會》,商務印書館。
沃爾德羅普,米歇爾,1997,《複雜》,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西美爾,2002,《貨幣哲學》,華夏出版社。
薛定諤,埃爾溫,2003,《生命是什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亞當斯,威廉,2006,《人類學的哲學之根》,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亞裏士多德,1982,《物理學》,商務印書館。
趙亞華,2006,《分子生物學教程(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鄭也夫,2001,《信任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Baldwin, Elaine,2005,Brian Longhurst etl,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Child, V。Gordon,1956,Man Makes Himself, C。 A。Watts&Co, Ltd。Ward, Lester,1919,Dyrmm-ic Sociology, D。Appleton and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