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贏:是商業文明的出發點
卷首語
作者:成岩
幾毛錢一瓶的氯黴素眼藥水、幾分錢一粒的他巴唑……近年來,這些久經臨床考驗的廉價高效的老藥幾乎“絕跡江湖”。有人歸因於國家限價,藥廠不願生產;有人認為是醫院“以藥養醫”,唯利是圖首選貴藥。有人揭示廉價老藥不是沒有,而是醫生不願意開、藥店不願意賣,因而出現到藥店買藥“站著買是貴藥,蹲著買是廉價藥”的奇特現象。這個中有何奧妙?廉價老藥真的“藥荒”了嗎?
如何讓廉價老藥“重出江湖”?如何還消費者一個廉價高效追求健康的朗朗乾坤?本期《封麵演義》文章《廉價老藥去哪兒了?》透過一些表象、怪象、亂象和真相,探尋本質、成因和係列對策……其中,有學者提出 “下補上壓”法,把廉價老藥納入保障基本民生與基本人權(健康權)的公共性產品。“下補”即適當提高廉價老藥多年不變的指導價,讓廠家和商家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或給予一定的補貼;“上壓”即對換名不換藥的高價“新藥”進行價格平抑調控,把暴利壓下來,讓利於民。這樣,使公民大眾和廠家、商家以及醫院、原材料生銷者乃至整個產業鏈多方互利、多元共贏。而多元共贏,恰恰是商業文明的出發點。
本期《熱點衝浪》欄目文章《PPP投融模式:三方共贏》,也正是從公共產品投融資新方式的角度,昭示了多元共贏這個商業文明的真諦。
4月9日,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聯合發出通知,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讓市場調節,鼓勵社會辦醫。隨即引發公眾熱議。《定價權放開:民辦醫院的春天來了嗎?》一文,在探索把此項利好政策轉化為實效新政的對策建議時,也彰顯了公辦與民辦醫療機構公平競爭、醫院與百姓多元共贏的宗旨。
接受驗貨、境外物流、專櫃小票,一應俱全。“不出國門,購遍全球”的代購“海外”奢侈品消費模式,似乎已成消費者的寵兒。然而實際上,小票是打印的,物流是空造的,產品是高仿的。海外代購成為假貨“集散地”。《代購造假大揭秘》一文揭示了偽造“正品”三招奧秘:一日遊、寄空箱、買小票。提醒消費者慎防假洋貨的同時,也警示了一切土洋假冒偽劣,都是以“損人獨贏”為出發點,悖逆了商業文明“多元共贏”的大道,最終多元共損,也終將損害自己,遭到懲罰和報應。
九年前,溫家寶總理看望大科學家錢學森時,錢老感慨發問:為何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出不了大師級人才?
“錢學森之問”解題出路何在?如何才能造就大師級創造型人才?本期《思維充電》欄目專文《答錢學森之問:為何難出大師級人才?》一文,在深度解析“錢學森之問”的曆史原因和當代現實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係列可行性對策。其總體破題思路是:首先要變革我們缺乏公平競爭與權力製衡的體製機製和人才評價標準;要明確落實憲法賦予公民的思想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是創新的源泉;要實施民主法治提供學術民主和創新的製度保證;要認識到科學創新精神是首創精神和質疑權威的批判精神,而不是衛道士精神;要突破官民界限、通過公平競爭機製選拔一大批文理兼通的寬基礎、創造型人才;要強調培養身心健全的創新型人才;要展開廣泛學術爭鳴推動科學革命,借以煥發中華民族的創造精神並迎接中華文明偉大複興。
創造精神尤其首創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根本動力;
民主法治、學術自由、公平競爭,是弘揚中華民族首創精神的製度保障。
如能插上上述兩個翅膀,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元共贏、世界共享的“中國夢”,必將在科學騰飛的進程中實現!諸子百家似的大批大師級、世界級中國人才,必將紛紛湧現!“錢學森之問”的世紀困惑,必將獲得圓滿的破解!
在4月4日至6日第36屆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上,中國學者型畫家、外交部最年輕國禮藝術大師劉浩鋒開創的“天道美學”與天道繪畫流派,演繹了中華文化複興的中國夢,形成一大亮點,獲得多國同行共賞。《天道美學的文化複興中國夢 》一文,報道了此番盛況,也概述了天道美學與天道繪畫的內涵,融彙了東西方美學的精華。值得一讀。
商家、消費者多元共贏;各民族、階層多元共和;東、西方文明多元共榮,不也正是現代文明的依歸與真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