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確定競爭地位(1 / 3)

競爭定位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明確產業定位與商業形態之後,如何確立具體的行業競爭地位來取得競爭優勢。顯然,行業新軍不可能與領導者直麵競爭,隻能定位為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企業;而行業領導者必須勇挑重擔、引領潮流,保持全麵領先也殊為不易。

顯然,不同的競爭定位,所需要的資源配置(方式)不同,采取的相應競爭策略也各異。

在經典的《定位》一書中,裏斯、特勞特反複提醒人們不要直接對抗老大:要想成功,就不能忽視競爭對手的存在,也不可能離開自己的位置。當人們頭腦中已被一個規模更大、資格更老的競爭對手所占據時,定位本身就是解決如何應對的策略問題,“直接”取勝顯然是不可能的。

1986年,裏斯、特勞特又合作出版了《商戰》一書。他們指出隻有進行聚焦,對企業和品牌的各個部分進行取舍和集中資源,定位才不會局限為一個傳播概念。另外,開創並主導一個品類,使其品牌成為該品類在消費者心智中的代表,是企業贏得心智之戰的關鍵。最後,他們指導企業針對競爭對手如何確立有效的、獨特的運營活動,包括防禦戰、進攻戰、側翼戰和遊擊戰等四大戰法:

其一,對處於防禦狀態的領先企業而言,由於在客戶心智中占有優勢,應當利用不斷推介新的產品和服務來強化市場地位,並對競爭對手進行及時阻擊。

其二,進攻戰略適合於居市場第二、第三位的企業,首要原則就是避開領導者的強勢,並集中力量攻其弱點。

其三,側翼戰適合於避開主戰場的小企業或新企業,意味著進入一個沒有競爭的新領域,如戴爾的電腦直銷業務。

其四,遊擊戰通常適合於小企業,最好在細分市場中安分守己、逐步做強做大。通過對當今全球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分析,他們認為吉普車這一細分領域才是美國汽車企業的常勝法寶。這就是一種遊擊戰法。

從戰略定位角度出發,確立競爭地位一般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競爭定位必須事實求是

做大做強是企業的普遍願望,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企業確定自己的競爭定位首先要立足現實,係統研究所處行業的競爭格局和發展態勢,客觀分析自身的資源配置與核心能力。換言之,創業期的企業一般不應當以龍頭老大為標杆,而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提升。

主打CPU的AMD公司成立於1969年,僅比霸主英特爾稍遲一步,卻一直生存在後者的陰影之下。實際上,二者均與著名的仙童半導體公司淵源密切,甚至可謂“同根生”。

起初,兩家公司的戰略定位基本是錯位互補:Intel產品聚焦在存儲器,以技術發展為導向,是典型的技術領先與創新者;而AMD則是市場導向型,產品較為分散,是典型的技術跟隨與模仿者。因此,兩者衝突不大。

與自身條件相匹配,AMD清醒地定位為:憑借質優價廉的產品努力成為各類產品的第二供應商(Second Source)。為此,AMD做出了業內前所未有的品質保證,標榜“更優異的參數表現”,並很快站穩了腳跟。1972年,在Intel上市一年後,AMD公開上市成功,其優質的半導體第二供應商的市場地位基本確立。

2003年,趁著英特爾有些“犯困”,AMD推出了業內第一個兼容X86前期產品的64位芯片皓龍(Opteron)微處理器,首次顛覆了技術跟隨與模仿者的形象。隨後,AMD增大研發投入,帶動新產品推出速度,2005年的研發投入超過了2000年的公司利潤總額。

2006年,AMD高調進軍中國市場,喊出“植根中國、決勝全球”的口號,表明已經將自己定位於英特爾的競爭者,而不再是追趕者。

隨著AMD率先推出64位處理器和“多內核”技術,以及英特爾自身不斷出現問題,人們似乎開始認可AMD的競爭定位了。然而2006年度財務報告一出籠,差距就掩蓋不住了:AMD虧損1.16億美元,股價全年下跌超過60%;英特爾盈利50億美元,股價全年僅下跌3%。

AMD的麻煩主要在於與英特爾大打價格戰,從而導致利潤下降;而且為趕上英特爾下一代製造技術投資過大,帶來現金流緊張。

英特爾不僅在規模、財務實力方麵遙遙領先,而且在CPU市場上,英特爾就是CPU、CPU就是英特爾,這是曆史形成的市場地位。AMD試圖動搖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采取對拚實力的價格戰和加大技術投資策略,難免將自身拖入泥潭。

其實AMD已經在不斷縮小與英特爾之間的差距,時間或許是趕超的唯一策略,所謂“欲速則不達”。

2011年底,AMD宣稱放棄舊有的“對陣英特爾”觀念,雖然不會退出X86市場,但也不會繼續與英特爾正麵對撼。他們認為:如果一家公司始終緊盯著對手,而不是專注於市場需求,這對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奇怪的是,在長達四十多年的競爭曆程中,英特爾吃掉AMD應當是說有不少機會的。不過,英特爾董事長貝瑞特清醒地認識到:企業的支柱業務如同沙漠中能分解毒油的石炭酸灌木,像殺死周邊所有植被一樣扼殺創新發展的生態環境,對此必須有所警醒。

產業競爭何嚐不是如此?一家企業如果獨霸江湖、一柱擎天,難免在絞死競爭對手的同時,也扼殺了自己的創新動力。保持良好的產業競爭氛圍,不做產業的石炭酸灌木,或許這就是企業基業常青的一種商業大智慧。

同時,AMD也終於領悟到:不再直接與競爭對手比拚,而是聚焦於市場變化、占領消費者心智,這才是企業的致勝之道。

二、競爭定位應當超前一步

所謂“超前一步”,一方麵是指跟隨者應當眼光適當超前,訂立不斷趕超的下一個目標;另一方麵,領先者應當不斷超越自己,拓寬戰略視野和產業邊界,及時引導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