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人,在耄耋之年來到中國。他找到當年的戰場,在一個個無名的墓碑前久久地跪著。有風穿過樹林,那婆娑的枝葉發出簌簌的響聲,仿佛那些無辜的亡靈在相互對話。他微笑了,他說他聽見了,聽見了那些亡靈在友善地向他發出邀請。
他說:“我該去了。我所有的傷痛都將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對這樣一個日本老人的采訪讓我深思良久。那是一個背負著沉痛的十字架的人;一個被記憶折磨得遍體鱗傷的人。他在用懺悔為自己的靈魂縫補著一塊塊補丁。
他在自己晚年的日記中寫道:“自從戰爭結束後,我就變成了一個痛苦的回憶者,在黃昏的牆邊栽種懺悔的樹。在不忍回首的記憶中,我慢慢老去,老在自己的傷口裏,沒有一個人來說一名安慰的話;我死了,死在自己未泯的良知裏,沒有一個神來對我說‘阿門,天堂的路為你鋪展’……”
這是一個痛苦的老人,他帶著懺悔的心情向人們講述一個個真實的戰爭的故事,他到處演說,勸誡人們不要忘記戰爭給人們心靈烙下的傷疤,“就像一把刀子,每個夜晚都來剜你的心”,他說。
他的足跡遍布日本,他的聲音漸漸沙啞,但勸誡的心永不停息。
當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時,他隻說了一句--
為了走進天堂。
然後我便在他那裏聽到了一個關於天堂的故事。
在天堂的入口處,始終站著兩位天使。他們負責檢查年齡,因為進入天堂是有年齡限製的。
在上帝那裏,對時間的算法與人間有很大的不同,一個人在戰場上打仗的時間不算,在監獄裏度過的時間不算,喝醉酒昏睡的時間不算,浪費別人的時間不算……總之,凡是你不屬於你自己,碌碌無為地度過的時間都不算。對於不足齡的人必須重返人間,讓悔恨伴隨他繼續生活。所以,有些人活了一百歲,在天堂那裏他也隻是個孩子,也進不了天堂。
老人的經曆給這個關於天堂的故事作出了精彩的詮釋--
隻有幹幹淨淨的靈魂,才能走進天堂。
點石成金
一個懂得懺悔的人,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他讓我想到勃蘭特那著名的一跪: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前總理勃蘭特雙膝跪在波蘭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為納粹的罪行謝罪。這一跪,被譽為“歐洲約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表現”。文章裏的這個老人也一樣,他懺悔,是為了洗滌自己的靈魂,使它幹淨,得到解脫,最終得以奔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