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鄉台,鬼魂進入地府前最後一次回憶生前的地方,那裏所浮現的都是記憶中美好的、令人愉悅的往事,過了望鄉台,就要踏上奈何橋,喝上一碗孟婆湯,忘記前生,從新開始。
望鄉台矗立在忘川河畔奈何橋頭,無盡歲月的風吹雨打,無數鬼魂都要曆經此地,每一個鬼魂到此都互不幹涉,仿佛隻有自己一人站在台上觀摩自己的生平種種,如是說,望鄉台便也是天地至寶,甚至不亞於三生石一般的存在,隻是很少有人留意細思而已。
天上梵音緲緲,洗心催眠。玄陽的想法就是趁著雙方隻剩下最強戰力時,一鼓作氣拿下奈何橋。
隻要他們十四人過了奈何橋,即便文殊普賢和那些羅漢恢複了法力,也沒用了。
可是玄陽卻忽略了很多,那些佛門眾僧雙手合十彌唱梵音難道隻是為了催眠那些修為稍低的鬼兵嗎?
他們最大的目的是陣法,將奈何橋隔絕開來,不破陣就無法通過奈何橋。
這隻是其一,而玄陽他們當務之急的並非是佛門梵音陣法,而是望鄉台。
當他們衝進望鄉台的輻射範圍內的時候,十四人被分開了,就像是進入了望鄉台的十四個相互沒有幹擾的維度之內一樣,他們十四人的腦海中無不如電影倒放一般的回憶著前生的一切,那些讓人懷念留連忘返的過往,這與神識無關,即便是當初神識修為已經那麼強大的韓飛在望鄉台時也不受控製的回憶生平往事。
這便是望鄉台的魔力。
十四個人皆是抬頭望著台頂,看著生平的一幕幕,腦袋空明,對即將到來的危機一點都感知不到。
望鄉台已經是屬於幽冥地府的主場了,玄陽他們十四人被分成了單個的個體,而十殿閻王和四大判官他們卻可以同時出現在每一個維度之內,一對一可能敵不過,但是十四對一呢?
李昭,玄陽十三衛第一衛大元帥,當初從虛妄之海出來後,組建的第一衛就交由李昭來統領,論修為實力,十三個人中,李昭並不是佼佼者,論智謀,他更不及衛修然和孟和光太多,他為何能忝居十三衛第一衛元帥之職,在於他的個人魅力,他是一個自來熟,與任何人都能聊的火熱,而且他曾經是張良手下的一名校尉。
作為一個部隊的最高統帥,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能力、智謀和個人武力,而在於他的個人魅力和魄力。一個部隊的破釜成舟、一往無前的氣勢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需要統帥的個人魅力來帶動的。
無疑,在這十三人中,李昭便擁有這樣的能力。
望鄉台上,李昭也陷入了回憶之中,此刻他的容顏是安詳的、快樂的、欣慰的,他曾經是一名孤兒,在秦末那風雨飄搖的年代,孤兒太多太多了,有些孤兒的父親是在戰爭中死亡的,有些是在建造秦始皇陵寢時死亡的,有些是在建造長城時死亡的......
李昭便是其中之一,與玄陽的童年很相似,可是他沒有遇到韓飛這樣的師父。
那一年,他所在的那個小縣城大汗,整個縣城幾乎顆粒無收,富戶都沒有餘糧,更別說那些窮困的百姓了,那一年他十三歲,沒有了原來鄉鄰的援助,甚至連樹皮野菜都無處可尋,在逃荒的途中,他被餓的命懸一線。